“一帶一路”主題概念正在由基建和港口航運逐漸向裝備制造及其他中游制造行業延伸。分析人士認為,近期國務院常務會議部署金融支持“走出去”是一個重要信號和催化因素。
作為與國企改革、軍工改革并列的A股核心主題投資概念,“一帶一路”主題概念正在由基建和港口航運逐漸向裝備制造及其他中游制造行業延伸。分析人士認為,近期國務院常務會議部署金融支持“走出去”是一個重要信號和催化因素。預計隨著“走出去”綜合指導政策的推進落實,受益輻射面還將進一步擴大??梢灶A見的是,在中長期范圍內,交通運輸、建筑建材、能源建設、商旅文化、比較優勢制造業等方面都將迸發出異彩紛呈的投資機遇。
交運概念率先啟動
2014年5月21日,我國領導人在亞信峰會上做主旨發言時指出,中國將同各國一道,加快推進“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建設。之后,A股交運板塊一改之前的沉寂,與有色金屬板塊一道迎來契機,并助力大盤開啟第一輪強勢逼空。從邏輯上分析,近期交運指數大漲固然有南北車合并、中國高鐵出海等短期刺激因素,但中央大力推動“一帶一路”無疑是投資者提升看多預期的更深層次原因。
從指數漲跌來看,去年5月21日至年底,申萬交通運輸指數累計漲幅達到91.62%,僅次于非銀金融、建筑裝飾和鋼鐵板塊位居行業第四,而以年度為單位計算,該指數漲幅縮窄為67.86%,行業排位也從第四下滑至第五,表明下半年持續上漲對指數年度排名貢獻巨大。
成分股方面,大幅跑贏大盤的股票也不在少數。統計發現,2014年漲幅超過50%的股票有53只,其中漲幅在1倍以上的股票就有13只,營口港、唐山港、飛馬國際、招商輪船階段漲幅更分別錄得335.02%、204.45%、194.06%和159.92%。
廣大證券認為,對于投資而言,現階段“一帶一路”戰略下最為受益的還是國內企業,特別是中西部地區企業。這源于“一帶一路”與中西部開發、東北振興等區域規劃的疊加效應。不過,考慮到“一帶一路”戰略正引領中國在更高層面融入世界,相關上市公司乃至整體市場都將受到提振。
受益面持續放大
地域上,“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大多是新興經濟體和發展中國家,具有廣闊的基礎設施建設和發展實體經濟訴求,這與中國企業積極尋求外部市場恰好形成互補。國泰君安證券認為,“一帶一路”將依托沿線國家基礎設施的互通互聯,對沿線貿易和生產要素進行優化配置。
如在能源領域,加強與沿線國家能源資源開發合作,鼓勵重化工產業加大對礦產資源富集和基礎設施建設需求較旺的沿線國家投資,實現開采、冶煉、加工一體化發展,推動上下游產業鏈融合;在機械裝備領域,“一帶一路”有利于推動沿線國家經貿合作由簡單商品貿易向更高級的相互投資轉變,有利于國內企業到沿線國家擴大對外工程承包業務,并通過對外投資和工程承包帶動大型成套設備、機電產品和高新技術產品出口;商貿方面,人員的流動還會加強中國和沿線國家旅游、文化產品等領域發展。
中銀國際認為,鐵路交通作為“一帶一路”重要內容,隨著項目推進勢必帶動國內鐵路裝備出口。此外,近期南北車合并近期落地,我國鐵路裝備企業國際競爭力還將更上一層樓。某種程度上,這恰恰為上述其他行業接踵而上、把握機會鋪平了道路。
從經濟宏觀角度看,“一帶一路”深挖我國與沿線國家合作潛力,是穩定我國出口和提振經濟的重要舉措,將為市場釋放巨大的獲利。這就意味著,以“一帶一路”為突破口,受益公司、行業也將突破單純政策利好范疇,從而形成一輪明顯的中長期布局機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