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人大代表、中國建設銀行董事長田國立接受上海證券報記者專訪
建設銀行將繼續堅決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以及監管部門各項要求,保持貸款穩定增長,合理安排投放節奏,持續優化信貸結構,精準有力支持普惠金融、綠色金融、制造業、基礎設施等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的重點領域與薄弱環節,為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作出更大貢獻。
今年以來,中國建設銀行加大信貸支持實體經濟的力度,助力營造適宜的貨幣金融環境,為經濟復蘇提供有力支撐。該行信貸投放總體呈現“總量多、節奏快、結構優”的特點,年初以來貸款總量實現較快增長。
日前,全國人大代表、中國建設銀行董事長田國立在接受上海證券報記者專訪時表示,下一步,建設銀行將繼續堅決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以及監管部門各項要求,保持貸款穩定增長,合理安排投放節奏,持續優化信貸結構,精準有力支持普惠金融、綠色金融、制造業、基礎設施等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的重點領域與薄弱環節,為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作出更大貢獻。
適度靠前發力
貸款總量較快增長
當前,宏觀經濟穩步復蘇、市場需求總體旺盛?!皩嶓w經濟加速回暖對銀行信貸需求形成明顯帶動?!碧飮⒈硎?,為進一步服務實體經濟,建設銀行加大項目儲備力度,做到項目儲備充足。
今年以來,建設銀行已審批通過的項目儲備量保持在歷史較高水平。而且,企業開年項目投放需求旺盛,提款意愿加強,項目儲備轉化提速。
田國立將建設銀行前兩個月的信貸投放特點總結為“總量多、節奏快、結構優”??偭慷?,就是年初以來保持信貸投放力度不減,新增貸款創歷史新高;節奏快,就是契合實體經濟融資需求,適度靠前發力。今年以來,建設銀行貸款總量實現較快增長,同比實現大幅多增,支持經濟平穩復蘇;結構優,表現為信貸資源持續投向實體經濟的重點領域與薄弱環節。
在普惠金融、制造業、服務綠色低碳轉型等方面,建設銀行持續發力?!盀橹С种圃鞆妵ㄔO,我們加大對制造業領域信貸投放力度,持續完善‘不看磚頭看專利,不看資本看知本’的科創能力評價體系?!碧飮⒈硎?,建設銀行加快服務科創企業,支持傳統制造業轉型升級和高技術制造業發展。今年以來,制造業貸款在各項貸款中的占比提升了0.5個百分點。
作為在基礎設施建設領域具備傳統優勢的大行,今年以來,建設銀行繼續支持基礎設施項目融資,推進基礎設施基金配套融資,支持重大項目建設,基礎設施貸款同比多增超過1倍。
為更好地服務經濟社會發展全面綠色低碳轉型,建設銀行加大綠色信貸支持,在保障能源供應安全的同時,提升綠色底色成色,年初以來綠色貸款在各項貸款占比提升0.8個百分點。
探索“租購并舉”良性發展模式
推動住房租賃業務高質量發展
“建設銀行作為在住房金融領域具備傳統優勢的國有大行,將堅持‘房住不炒’定位,充分發揮國有大行的政策傳導器和市場穩定器作用,保障房企合理融資,積極支持剛性和改善型住房需求,大力發展住房租賃業務?!碧飮⒈硎?。
為切實助力房地產市場平穩發展,建設銀行將持續做好保交樓配套金融服務。田國立表示,建設銀行將按照市場化、法治化、專業化原則,組織分行全面摸排梳理符合條件的已售逾期難交付項目,對其予以新增配套融資。
對納入保交樓支持范圍的新增配套融資客戶和項目,建設銀行將在符合“金融16條”(即《關于做好當前金融支持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工作的通知》)、新老劃斷、監管政策相關要求并獲得司法保障的前提下,按照合格主體和項目進行管理。
田國立表示,要推動住房租賃業務高質量發展,發揮建設銀行在住房租賃領域的先發優勢,持續推進住房租賃戰略,探索“租購并舉”的良性發展模式。
具體舉措包括:完善“投貸管退”閉環發展的住房服務新體系,通過住房租賃基金、住房租賃貸款、住房運營服務等產品和服務,暢通住房租賃領域資金循環,促進存量資源的盤活和流動;加大對保障性租賃住房的支持力度,增加市場化長租房和保障性租賃住房供給;倡導普及“長租即長住,長住即安家”的新理念,為構建房地產市場發展新模式貢獻建行智慧。
同時,建設銀行通過信貸支持持續為房地產領域合理融資需求提供保障,助力房地產行業尤其是優質房地產企業融資環境改善。今年年初以來,該行對公房地產貸款明顯同比多增,公司住房租賃貸款同比多增超過1倍;持續滿足居民住房消費需求,年初以來個人住房貸款的月均投放量環比去年四季度提升29%,提振明顯。
踐行金融工作的政治性和人民性
普惠金融供給總量最大
金融的出發點和落腳點是服務實體經濟。田國立表示,作為國有大行發展普惠金融的先行者,建設銀行自覺踐行金融工作的政治性、人民性,不斷提升專業性,聚焦普惠群體金融服務痛點,圍繞“數字、平臺、生態、賦能”的發展理念,扎實推進普惠金融高質量發展。
建設銀行普惠金融貸款量增、價降、面擴,資產質量保持穩定。截至2023年1月末,該行普惠金融貸款余額超2.4萬億元,服務客戶超250萬戶,已成為市場上普惠金融供給總量最大的金融機構,市場占比約10%;僅今年前兩個月,新增普惠金融貸款已達去年同期的3.1倍,余額繼續保持市場第一。同時,該行近年來普惠金融不良貸款率保持在1%左右。
“數字化是建設銀行普惠金融的最大創新和核心優勢,也是業務高質量發展的強勁動力?!碧飮⒈硎?,建設銀行通過數字化手段為普惠客群從“千人一面”到“千人千面”找到了路徑,構建了梯度式產品供給體系,實現從“供給思維”向“需求思維”的轉變。
田國立表示,下一步,建設銀行將繼續堅決落實穩企業保就業相關支持政策,緊跟國家戰略部署及經濟結構升級趨勢,加大對國民經濟薄弱環節和重點領域的金融支持,進一步提升服務觸達和信貸覆蓋能力;繼續積極采取減費讓利措施,助力降低企業成本。
建設銀行還將持續以客戶需求為中心,深入推進重點產品擴容升級與推廣,堅持線上數字化和線下定制化兩大模式并重,因地制宜地做好客戶差異化服務;強化普惠金融風險管理,提升普惠金融的洞察能力、決策能力、經營能力和風控能力,保障資產質量平穩可控和業務可持續、高質量發展。
多措并舉助力消費恢復
將資源向民生行業聚集
今年,建設銀行將加強政策保障,把資源向“幸福產業”聚集。田國立表示,建設銀行把消費民生行業以及“幸福產業”明確為全行2023年重點工作任務,在信貸政策中明確將文旅、體育、健康、教育、養老等消費民生重點領域行業定位為優先支持類行業,在客戶及項目準入、審批授權、考核激勵、業務辦理條件等方面給予優惠政策,滿足企業合理信貸需求。
聚焦消費民生領域信貸業務高質量發展,建設銀行將以營銷指引、項目儲備、貸款投放和風險防控為重點,以設備更新改造、普惠養老專項再貸款等工具為抓手,持續加大對上述消費民生重點領域的信貸投入。
從宏觀金融數據看,去年一段時期以來,我國新增信貸呈現“企業較強、居民較弱”的格局。
為滿足人們多元化的消費金融需求,建設銀行將合理增加消費信貸。在有效強化風險合規管理的基礎上,加強個人消費貸款場景化建設,推進個人消費貸款在新能源汽車、裝修等場景領域的應用,貼近居民日常消費習慣,加強產品創新,激發居民消費融資意愿。年初以來,該行個人消費貸款明顯同比多增。
依托手機銀行、“建行生活”兩個App融合發展,建設銀行正著力打造“雙子星”模式,以提升消費金融生態建設能力。該行推出的企業級移動生態運營平臺“建行生活”,為民生消費實體商戶提供線上訂單、平臺經營以及信貸融資服務,為包括非建行客戶在內的廣大消費者提供互聯網消費場景和便利服務,并提供信用卡、分期等多種消費信貸服務支持。目前“建行生活”App已在300多個城市面客,用戶規模已超過1億戶,上架30余萬家商戶門店,已累計承接政府消費券發放超30億元,拉動民生消費近百億元,惠及數十萬戶中小企業。
建設銀行還將擴大對小微企業和個體工商戶的減費讓利力度,對小微企業和個體工商戶的賬戶服務實施全免收費,主動讓利,惠企利民,以助力釋放居民消費潛力。
隨著疫情對中國經濟影響明顯減弱,穩增長成為第一要務。田國立表示,建設銀行作為國有大行,深知肩上的使命與擔當,“多年來,我們踐行‘新金融’行動,調整信貸結構、提升風控能力,確保在服務實體經濟時發力更加精準?!?/p>
未來,建設銀行將繼續堅持處理好穩增長與防風險的關系,在發展中保安全,在安全中促發展,切實服務實體經濟持續修復和高質量發展。
本文來源:上海證券報
作者:張瓊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