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全國兩會期間,袁國華圍繞擴大臨港新片區前沿產業政策覆蓋面、吸引國內外頂尖人才、大力發展跨境金融和新型國際貿易等方面提出了建議。
上證報中國證券網訊(記者 宋薇萍)2023年全國兩會期間,全國人大代表,臨港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上海臨港控股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袁國華圍繞臨港新片區高水平國際創新協同發展,聚焦滴水湖金融灣打造“上海第三極金融集聚區”,為加快落實“高質量發展”這一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首要任務建言獻策。
袁國華說,臨港新片區是中央賦予上海的重大任務,目前已實現首輪“一年一個樣、三年大變樣”的發展目標,正開啟“新三年”跨越式發展的新征程。臨港新片區成立三年多來,通過制度性開放,吸引和利用外資有了許多成果。比如,2020年,首家外資控股的理財公司匯華理財落戶臨港;2021年,匯豐金融科技服務(上海)有限責任公司于上海臨港新片區舉辦開業儀式;更早之前,備受外界關注的特斯拉也落地臨港。
當前,作為臨港新片區開發建設的主力軍,臨港集團旗下的上市公司——上海臨港正在臨港新片區圍繞更具國際市場影響力和競爭力的特殊經濟功能區全力推進發展建設。在已布局洋山特殊綜合保稅區、臨港新片區大飛機產業園、信息飛魚、臨港國際氫能谷的基礎上,上海臨港于2022年注入滴水湖金融灣優質資產,通過“制度創新、產業創新、科技創新”,加快構建特色金融服務體系、形成現代服務業功能體系,全力打造外灘、陸家嘴之外的上海第三極金融集聚區——滴水湖金融灣。
目前,通過全力構建三大主導產業和三大基礎服務為代表的現代服務業產業功能體系,滴水湖金融灣已引進了匯豐銀行、大華銀行、國融證券等眾多持牌類和投資類金融機構,完成了毅峰資本QFLP項目、CLC聯昌跨境人民幣資金池項目、吉寶投資項目等多個臨港新片區“首單創新”項目,落地了中石油、中遠海運、招商局、中鋁集團、通用電氣等多家世界500強企業,以及迪拜環球、德國貝仕、普洛斯、美設國際等眾多高端航運和供應鏈主體。
在談及滴水湖金融灣的未來發展時,袁國華表示:“我們給自己的目標是‘中國的滴水湖、世界的金融灣’。在跨境金融、科技金融、貿易金融、航運金融、供應鏈金融等很多領域,將會有更多外資企業在臨港布局,一方面促進臨港新片區外資外貿發展,另一方面更好展示中國對外開放為世界帶來的機遇?!?/p>
2023年全國兩會期間,袁國華圍繞擴大臨港新片區前沿產業政策覆蓋面、吸引國內外頂尖人才、大力發展跨境金融和新型國際貿易等方面提出了建議。
在聚焦支持臨港新片區進一步推進高水平對外開放的議題上,袁國華提出了五點具體建議:第一,支持臨港新片區進一步推進高水平對外開放,高位推動國際金融資產交易平臺等重大功能性平臺在臨港新片區盡快落地,成為引領我國新一輪高水平改革開放的標志性項目。第二,支持臨港新片區打造“離岸經濟功能試驗區”,對標國際通行的規則、規制、管理、標準,在風險可控前提下實行差異化政策、監管和制度創新。第三,支持在臨港新片區參照國際慣例開展離岸貿易跨境人民幣結算,利用區塊鏈技術確認貿易真實性,強化數據監測和事中事后監管。第四,支持在臨港新片區優化已有賬戶離岸功能,對離岸賬戶增加人民幣業務,拓展自由貿易賬戶本外幣一體化功能試點,有序推動資本市場對外開放。第五,支持在臨港新片區實行符合國際慣例的離岸經濟稅制,在不導致稅基侵蝕和利潤轉移前提下,做大離岸貿易、境外投資等新興業務的稅收增量。
在談及如何引領高質量發展時,袁國華強調,上海臨港將堅持走“特色化、可持續、高質量”發展道路,通過落實發展高質量產業、打造高品質園區、強化高效能經營、做強高效能服務、建設高素質隊伍,加快形成園區高質量發展體系的“四梁八柱”。未來,上海臨港既要發揮國有企業頂天立地的作用,在“國家亟需、戰略必需”的重點領域,加快突破“卡脖子”技術瓶頸;又要用好市場機制布局新賽道、形成新動能,在產業鏈創新鏈重要環節,形成有效分工、互促共融的局面,共同推進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加快打造現代化產業體系。
本文來源:上海證券報
作者:宋薇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