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煜基金王翔:畫冊、老兵、飛行器——幫助我創業的三個故事
王翔,上?;匣痄N售有限公司董事長。清華五道口金融學院EMBA,20余年資產管理及上市公司工作經驗,擔任中國證券投資基金業協會基金銷售業務委員會委員、全國金融青年聯合委員會委員、上?,F代服務業聯合會金融科技專委會副主任、清華五道口金融學院《全球資產管理》課程指導委員會委員、獲 “上海領軍金才”等稱號。
上?;匣痄N售有限公司,2015年獲得中國證監會獨立基金銷售資質,是中國首家也是領先的專注服務機構投資者的基金獨銷機構,服務數百家銀行理財子,商業銀行,保險資管,基金公司,券商,信托等金融機構。旗下“基構通”系統讓機構投資者在基金投資的運營、投研和風控效率大幅提升。公司致力于金融科技,入選清華五道口案例庫,連續3年蟬聯畢馬威“中國領先金融科技50企業”。
今年是兔年。2011年,上一個兔年,我辭職創業,后來成立了國內第一家專注服務機構投資者的獨立基金銷售機構——上?;匣痄N售有限公司,也隨之創建了國內首個機構間數字化基金交易平臺“基構通”。每個創業者都有自己的滋養地,在此分享對我有幫助的三個故事。
畫冊
《護生畫集》,豐子愷畫,弘一法師等作
我的母校是杭州高級中學,大概一百年前,這所學校的名字叫浙江省立第一師范學校。學校有個美術老師叫李叔同(弘一法師),他是近代中國的才子。有個學生因仰慕這個老師而考取了這所學校,名叫豐子愷。這對師生之間產生了奇妙的友誼,造就了《護生畫集》。
一天,豐子愷在上海接待老師弘一法師。他們商量由擅長繪畫的豐子愷作畫,由精通佛法的弘一法師撰文,師生共同編寫《護生畫集》。師生約定,從1929年弘一法師50歲起,每十年作一集,與弘一法師年齡同長。這部畫集從開始到全部完成,長達46年,共450幅作品。
弘一法師在世時,豐子愷把畫集看成送給老師的壽禮。后來豐子愷在老師辭世后,即使在抗戰逃難歲月里,都沒有忘記給老師的承諾,堅持作畫。所以這既是本畫冊,又是個關于承諾的故事。
杭高很多師生之間的情誼至今都像李叔同和豐子愷一樣深厚。杭高在抗戰的艱苦歲月,從杭州一路遷移到金華、麗水、青田,全校師生連飯都吃不飽,還是堅持不投降,不散伙,聚在一起教書讀書,直到抗戰勝利。這種不在淪陷區讀書的堅持,也是對故鄉的承諾。
《護生畫集》里有動物親情,也有兄弟同學;有春天新芽,也有離別難舍。每一幅畫都充滿了溫暖,時常翻翻這書,讓人的心情平靜。作者呼吁愛護生靈,而真正目的是讓讀者愛護自己的心,“護生即護心”。而在資產管理這個信義責任最重要的行業,首先要培養的心性也就是信用。
記得幾年前新冠疫情剛暴發時恰逢嚴冬,很多大樓封閉,空調停機,我們的柜臺員工為了交易不受影響想盡辦法進樓上班,貼著暖寶寶,靠取暖燈完成工作,之后很多同事凍成了感冒。幾年前有一次客戶為了次日交易,需要當天完成人工材料審核工作。恰巧停電,同事們在漆黑的辦公室待到凌晨,一堆人打著手電筒完成了所有工作。在展業時,我們堅持誠信和合規經營,不輕易做承諾,但答應客戶的事情,即使成本巨大,也要盡力完成。
老兵
楊養正,1914-2010,電影《八佰》片尾字幕的官兵代表
我曾認識個老人叫楊養正,湖北隨州人,淞滬抗戰時是中國守軍88師524團的排長,在四行倉庫抵抗日軍,他是最后離世的“八百壯士”。我在他人生的最后5年與他有段交集,他給我講述了他的人生。
從四行倉庫撤入租界孤軍營后,在1938年淞滬抗戰一周年之際,他們在四周滿是太陽旗和米字旗的孤軍營中升起中國國旗,引來租借方干涉。他們拼死護旗,70年后我還能看到老人手臂的刀疤。租界方把軍官們抓走后,一個喬裝留下的軍官號召大家絕食營救長官。后租界商人罷市、工人罷工、學生罷課以示聲援,3天后救回長官。此后國旗被沒收,由團長帶領,每日“精神升旗”。后來我遇見當時一直在上海的老電影家沈寂,向他求證孤軍營絕食救長官之事,沈老連聲含淚說是,說他自己當年還是個十幾歲的孩子,就在蘇州河對岸觀戰。
1941年租界被日占后他們淪為戰俘,他們其中一群被押至安徽挖煤,伺機逃出時有一戰友被追擊日軍射傷倒地,而他們只能含淚狂奔無法相救。后來,他們被新四軍所救,再遇戰區收容,所有未負傷戰友換上軍裝重上前線,從此再無音訊。
他們三個傷員為回陪都重慶,風餐露宿,乞討步行三個月。在重慶傷殘軍人院時,楊養正與一個趙姓姑娘相識相愛,但堅持不完婚,因為日本人進攻貴州獨山,離重慶一步之遙,他不知哪天要重回戰場,不愿給姑娘留負擔。1945年8月16日,勝利日的次日,他們終于完婚。之后趙姑娘照顧了這個清貧傷兵65年,每次我去探望,抬頭看老太太時,她的眼神總在老公身上。
2005年,因《東方早報》的報道和牽線,我們相識。作為當年上海難民的后代,我提供些生活上的幫助,也每年去重慶看他。有天我發現他家人把我兒子的照片放在屋子中央,還在相框上扎了個小紅花。老人家走的那天我去相送,回憶起來,他從沒一句豪言壯語,也沒一句對命運的抱怨。
很少有優秀公司是一帆風順的,做企業總會遇到各種困難,資源不足,甚至是瀕臨絕境。而我們資產管理行業又是最強調長期主義的,這需要創業團隊有長期堅韌的力量,以及對責任的承諾。每次遇到讓我想放棄的困難和坎,或迷茫無力時,想起這位相識老兵的一生,總會增加力量,堅定走下去的勇氣。
飛行器
萊特兄弟和他們的飛行器,奠定人類航空時代的基礎
我曾是航空模型的國家二級運動員,中學時把所有的假期和周末都放在航空模型上。我酷愛飛機,手上至今還有螺旋槳和制作工具留下的傷疤。在我辦公室存放著萊特兄弟的照片和簽名,兩兄弟和他們的飛行器牽引著我對未知世界的探索。
飛行是人類自古的夢想。從古希臘、達芬奇、中國人萬戶,到近代的法國和德國人,都在為之探索,甚至有人為此付出生命的代價。
萊特兄弟原來是做自行車的,從小對飛行有濃厚興趣。在大量前人理論實踐研究的基礎上,他們得出一個和當時大眾相反的結論:飛上天是常識,人類一定能完成。于是他們開始研發飛機,做了大量風箏和滑翔機的實驗,研發了人類第一個風洞,實驗范圍從機翼形狀和面積,到平穩降落的操控系統。他們多次實驗,遭遇墜機但僥幸逃生,終于在1903年12月17日成功試飛了人類第一架完全受控,依靠自身動力持續滯空不落地的飛機。這12秒的飛行,開始并未獲得太多人的信任,甚至有的報紙不愿意報道。但這次飛行,奠定了人類航空時代的基礎,讓今天的我們能去世界另一端再也不用坐幾個月的輪船,甚至引導我們開始了對太空旅行的探索。
創業就是不斷探索、學習和創新的過程?;匣痖_始做“基構通”時,沒有國內先例,國外可學對象也不多。我們出于常識覺得隨著機構投資者的擴大,一定需要統一高效的數字化基金交易平臺,擺脫線下、手工、紙質和點對點的低效交易手段。但是現實很“骨感”,系統上線后,由于行業慣性和公司的民營背景,知道和接受的人很少。于是我們一邊反復敲門介紹,一邊研發升級,即使在公司虧損時刻,也把很大成本投在研發上,現在公司一半以上都是研發人員。很多服務機構投資者的功能,比如大額貨幣基金的智能拆單,公募基金的自動化批量報告,專戶的電子化交易等,我們都是在客戶曾覺得是多年無法解決的痛點上研發成功的。
中國資產管理行業的機構投資者擔負著國民養老,資本支持實體經濟等重任,發展機構投資者被寫入“十四五”規劃,但同時這個行業的數字化程度很低,數字化程度直接影響了管理規模和管理能力。全球資管行業前30名,至今沒有一家中國公司。我相信未來中國資管機構一定會像國產大飛機般穩步起飛,在全球市場占有顯著位置?;匣鸬脑竿褪窃谫Y管數字化進程中不斷探索,助力大飛機起飛的要求,哪怕只是做成一個起落架,也是我們探索和奮斗的價值。
資產管理既是個講信義責任的長期行業,也是不斷創新的行業。這要求從業者有道德信用,堅持勇氣和探索學習能力,而畫冊、老兵、飛行器,就是幫助我培養這些素質的三個故事。
創業會遇到很多問題,真正決定人是否開心滿足,很多不是外界因素,而是內心深處的單純、善良與穩定。這些心靈的力量,是人們堅持和奮斗的源泉。無論一個人的成就是普通還是出色,只要堅持內心的真善美,都會是值得的人生。
本文來源:上海證券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