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5日,以“科技改革驅動創新,科技創新驅動發展”為主題的第24屆中國國際高新技術成果交易會在深圳舉辦。明陽智慧能源集團股份公司(601615.SH)受邀參加,展示高精尖清潔能源科技創新成果和海洋經濟立體融合開發解決方案。
11月15日,以“科技改革驅動創新,科技創新驅動發展”為主題的第24屆中國國際高新技術成果交易會(以下簡稱“高交會”)在深圳舉辦。明陽智慧能源集團股份公司(以下簡稱“明陽集團”,證券代碼:601615.SH)受邀參加,展示高精尖清潔能源科技創新成果和海洋經濟立體融合開發解決方案。
在全球清潔能源E6峰會領袖論壇上,明陽集團作為參會唯一智慧能源企業,分享了海洋能源新經濟肩負碳中和重大使命和明陽集團在海上風電到海洋能源新經濟的實踐。
明陽集團在峰會上表示,世界灣區能源生產和供應體系正由傳統化石能源、集中式大規模生產向可再生能源、清潔能源和智慧能源轉型。2021年粵港澳大灣區經濟總量12.6萬億元,未來發展能源需求量巨大,廣東豐富的海上風電資源為未來新能源發展、實現“沿海能源帶”和“沿海經濟帶”疊加重合提供得天獨厚的資源支撐。
據悉,明陽按照廣東省“一核一帶一區”的戰略部署,已在粵東西兩翼布局海洋能源裝備產業基地,推進海洋產業集群和生態化。明陽圍繞顛覆式創新極致化降低風電技術成本,推動海上風電到海洋能源和海洋經濟立體融合化開發。
業內人士指出,以創新驅動技術發展,帶動地區經濟,創造世界一流的、以高新技術為核心的產業模式,是高新技術企業的不懈追求。開發海洋能源,將有效推動“海上三峽”的形成,未來在大灣區地區形成以能源為龍頭,相伴產生海水制氫、海洋牧場、旅游觀光、軍事補給、海上救援等萬億級海洋經濟產業集群。以此巨大需求為牽引,能夠在珠江兩岸形成世界級高端裝備制造基地,帶動漂浮式風機技術、柔性直流輸電技術以及高端軸承、齒輪箱、大功率發電機等裝備技術領域的技術進步,集中攻克新型材料、人工智能、海洋工程、關鍵高端部件技術等重大科學和技術難題。
“海上三峽”建成后,可以實現風電平價、低價上網,將從根本上保證大灣區能源安全,加快低碳、零碳進程。以廣東為例,海上風電省管區域規劃3515萬千瓦,國管海域7700萬千瓦,整體超過1.1億千瓦。
在清潔能源科技創新博覽會上,明陽集團展示了提供深遠海漂浮式風電、海洋牧場、海水制氫、觀光旅游等海洋經濟立體融合開發的整體解決方案,為海洋能源技術高端化、產業集群化和應用場景化打造行業領先范例。
同時展出的全自主研發清潔能源高端裝備也獲得極大關注。據介紹,MySE7.25-158抗臺風漂浮式海上風電機組是國內首臺擁有完全自主知識產權深遠海漂浮式海上風電機組,實現多項關鍵技術突破,最高可抵抗17級臺風。而輕量化、緊湊型PEM電解制氫裝備,采用新型無框緊湊結構,突破高效傳質流場、超大膜電極、高可靠性密封等關鍵技術。
本次高交會上,明陽帶來的城市智慧能源大腦,是明陽集團在推動能源行業從傳統場景向數字化管理、智能化生產方面帶來的業界領先范例。據悉,基于智慧能源云平臺(MySE-OS),明陽運用物聯網、大數據、云計算、人工智能等技術,為城市的智慧能源管理、智慧能源公共服務、碳中和創新服務提供技術支撐。其中為河南信陽市構建的能源數字化管理平臺,實現全市40%的工業企業能耗數據接入,可對工業能源消耗數據的實時監控,全面掌握信陽市碳排放情況,為實施“雙碳”戰略提供重要數據支撐。
海上風電分散式直流輸電技術方案相較集中式直流海上端大大提高了可靠性,在送出系統總體造價更低的情況下,不僅可減少10%-20%損耗,還能增強電網安全性,并成功打破國外壟斷。
據統計,本屆高交會有海內外近40個國家和地區的超5000家展商、逾8000個項目參展,展示具有原始創新性、重大突破性、前沿引領性的重大創新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