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也科技助力金融數字升級,BaaS服務開啟金融科技To B服務新架構
4月15日,國內領先的金融科技公司信也科技(NYSE:FINV)主辦的首屆合作伙伴大會在上海順利召開。本屆大會以“新業態 信未來”為主題,吸引了來自政府、學術機構以及金融機構等在內的百余名嘉賓出席。
全國政協委員、中國證監會原主席肖鋼和全國政協委員、上海交通大學兼職教授、上海交通大學上海高級金融學院執行理事屠光紹為本次大會送來寄語,對于大會的成功舉辦表示了祝賀,也對云聚一堂的金融科技行業機構與企業表達了認可,并就金融科技行業未來的發展方向發表了建議。
全國政協常委、上海市人大常委會原副主任、上?,F代服務業聯合會會長鄭惠強,中國金融信息中心總裁張鳳明,上海交通大學上海高級金融學院會計學教授、中國金融研究院副院長、上海高金金融研究院聯席院長李峰等在大會現場發表了致辭及主題演講,針對金融科技行業在當前“十四五”規劃之下的市場環境與發展勢態做出了分析與支持。上海臨港新片區黨工委副書記、臨港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袁國華,來自全國近50家金融機構的領導,以及信也科技創始人、董事長顧少豐,創始人、總裁李鐵錚,CEO章峰,CFO徐佳圓等共同出席了本次大會。
全國政協委員、原證監會主席肖鋼
全國政協委員、中國證監會原主席肖鋼在致辭中表示,2020年是一個很不平凡的一年,在過去的一年里,金融科技也獲得了快速的發展,特別是人工智能,線上+線下的服務,創新了金融服務,將數字化的銀行和金融科技企業結合在一起,助力實體經濟的復蘇。據有關數據的統計,到2020年底,全國普惠型的小微企業貸款余額達到15萬多億元,增速超過30%,這是發揮金融科技對小微企業扶持和服務的作用所取得一個成就。
肖鋼認為,金融科技的發展有利增強金融的普惠性。特別是對小微經營者的快捷服務,使得小微經營主體能夠在抗疫當中取得良好的生產恢復的績效。近幾年來,數字金融或者是金融科技創新也給監管帶來一些新的挑戰,加強金融監管是行業規范發展的一個大前提,所以,我們一定要樹立“安全發展”的理念,以科技助力金融監管體系完善,培養壯大金融創新人才隊伍,在審慎監管的前提下進行科技創新,期待在所有從業者的共同努力之下,我國金融服務的制度管理和機構能力能夠得到進一步的加強,我們金融企業也能夠經得起在開放條件下的市場競爭,經濟周期的變化和外部的一些沖擊,在市場化和法制化的基礎上,有序的防范和處置金融風險。
上海交通大學兼職教授、上海交通大學上海高級金融學院執行理事屠光紹
全國政協委員、上海交通大學兼職教授、上海交通大學上海高級金融學院執行理事屠光紹在致辭中提到,中國金融科技行業的發展進入了關鍵階段。加強金融科技研發應用,加快推動以大數據、人工智能、區塊鏈、云計算、5G等為代表的金融科技核心技術研發攻關。讓金融科技實現真正的賦能經濟。他表示,發展數字產業集群、建設中國特色國際金融圈,對于新發展格局的構成有著決定性的意義。
屠光紹表示,信也科技不斷進行自身改革,發展科技轉型的努力和勇氣非常珍貴的。因為在市場經濟條件下,特別是在金融的大變動過程、經濟的大變動過程當中,對于企業來講,需要不斷提高自身,同時通過我們的改革和完善來實現自我的發展。目前信也科技的用戶覆蓋全國97%的地域,而且目前的用戶已經超過一個億,它的合作機構有50余家金融機構,這個數字的背后是信也科技創新服務和科技賦能的成果,使得金融服務的提供者和金融服務的需求者能夠實現很好的對接。既支持了很多小微企業的發展,又滿足了很多個人、家庭對于金融服務的需要,同時也為我們的合作對象這么多的金融機構商業銀行為他們開拓了業務,也創造了非常好的條件,提供了非常有力的手段。相信信也科技通過自身的努力,通過科技賦能金融服務,取得的成績是有價值的。
全國政協常委、上海市人大常委會原副主任、上?,F代服務業聯合會會長鄭惠強
全國政協常委、上海市人大常委會原副主任、上?,F代服務業聯合會會長鄭惠強表示,當今世界正經歷百年未有之大變局,疫情帶來了挑戰,使我們的產業鏈發展與企業經營面臨巨大的挑戰,金融產業與科技的結合在去年復工復產中已經成為穩經濟保市場的堅實的后盾,成為數字浪潮中實體經濟轉型的助推器。兩者的深度組合爆發出前所未有的發展機遇,金融科技行業良好局面的出現,離不開在座金融機構和銀行以及金融科技企業的不懈努力,共同助力推進行業朝著金融為民,科技向上的屬性發展。
鄭惠強認為,當前中國金融科技行業的發展,進入了關鍵的時期,上海市“十四五”規劃綱要提出要加強金融科技研發應用,加快推動以大數據、人工智能、區塊鏈、云計算、5G等為代表的金融科技核心技術研發的攻關,對于金融科技企業無疑是一個非常好的良機。相信相關的機構和企業都能夠全力以赴,以服務實體和提升金融普惠為目標,支持金融科技創新應用和促進健康生態、防范金融風險以及維護金融安全等方面加大研究和投入,共同構建行業的新生態。
中國金融信息中心總裁張鳳明
中國金融信息中心總裁張鳳明介紹說,信也兩個字來自“天之所助者,順也;人之所助者,信也”。信也是信用,也是信息的一個代名詞,若干年前大家打開錢包,炫耀身份的標志就是有若干張銀行卡,現在打開錢包看不到卡,我們的支付在手機上面,迭代非???,之前的紙質存折儲蓄卡已經找不到了,在座的朋友一年內去銀行是不是越來越少,甚至不一定通過線下銀行就可以使用金融服務,這是巨大的變化和迭代。
張鳳明認為,數字經濟到數字金融到數字貨幣的變化很快,去年受疫情的影響很多人無法出門,但是生活因為金融科技帶來了很多便利產品和消費機會,大大改善了人民生活的便利性,傳統類的銀行PE往往只有5-6倍,但是有科技含量的企業,網點并不是很多,市盈率達到12-13倍,這就是科技帶來的彎道超車的機會。
在本次大會上,由信也科技和上海交通大學上海高級金融學院合作成立的“中國金融研究院-信也科技聯合研究實驗室”舉行了揭牌儀式,這也是信也科技在產學研結合道路上的最新里程碑。
信也科技創始人、總裁李鐵錚表示:“構建新時期的國際金融中心,是中國金融的夢想所在,也是金融科技相關從業者的心愿。信也科技十分榮幸能夠與上海交通大學上海高級金融學院合作成立研究實驗室,希望未來我們能夠攜手交大高金在創新的道路上繼續前行,以科技創新為支撐,為3.0版本的上海國際金融中心建設持續作出貢獻?!?/span>
信也BaaS服務首發 開啟金融科技To B服務新架構
信也科技CEO章峰
“數字金融時代已加速到來,金融科技作為推動行業發展的新引擎,必將助力金融行業高質快速地實現數字化轉型。數字經濟作為構建新發展格局的重要戰略方向,將是今后金融行業發展的重要源泉,科技在這一進程中將扮演著十分重要的角色。信也科技將繼續發力‘科技賦能戰略’,發揮十四年來積累的先進科技經驗,助力傳統金融機構進行數字化升級?!毙乓部萍糃EO章峰在主題演講中表示。
BaaS合作備忘錄簽約儀式
信也科技在本次大會上完整地展示了其強大的金融科技能力,以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技術為基礎研發的多款數字化產品已在部分合作金融機構的多個業務場景上實現了成功應用。
信也科技CFO徐佳圓
信也科技CFO徐佳圓在其主旨演講中重磅發布了“信也BaaS服務”,即針對持牌金融機構的全鏈路服務體系。據悉,信也BaaS服務全面展示了信也科技基于十四年消金領域實踐和積累的大數據、人工智能、自動化及規?;谝惑w的核心能力,以客戶全生命周期服務為宗旨,助力金融機構全面提升服務效率和效果。該服務集結了信也科技多年自主研發的多項細分產品,并應用信也科技成熟的運營經驗為持牌金融機構提供系統性的數字化服務。
信也BaaS的發布是信也科技在科技賦能領域戰略布局的關鍵節點,意味著信也科技由此正式開啟了金融科技To B服務的新架構,未來將以規?;姆粘删蜆I務發展。
伴隨著信也BaaS的順利發布,與會嘉賓們共同見證了信也科技與來自百信銀行、海峽銀行、眾邦銀行、億聯銀行、華瑞銀行、九臺農商行六家銀行機構“信也BaaS服務合作備忘錄”的簽約儀式。此次簽署服務內容涵蓋了金融科技、智能營銷、智能模型、風控數據等多個領域,一方面體現了金融合作伙伴對于信也BaaS服務理念與實力的認可,同時也表達了他們期待與金融科技企業合作共贏的愿望。
科技賦能戰略引領合作 攜手共建實現行業共贏生態
信也科技目前已實現了以技術助力金融機構全流程的數字化升級,信也BaaS服務通過十億級合規的自營信貸業務、全套的本地化業務支撐系統、全生命周期業務經營方案、全程專家團隊駐場服務、白盒化運營策略輸出五個角度全方位覆蓋了金融機構數字化轉型的重要節點。
這一成果來自信也科技堅持不懈的科技研發投入。據其2020年Q4及全年財報顯示,信也科技2020年全年在科技研發領域的投入達3.701億元,其中僅第四季度在科技研發領域的投入就達到1.062億元,研發投入處于行業領先水平。
目前,信也科技已通過創新技術打造出了多個廣受機構合作伙伴好評的技術產品,包括:一站式、自助化的機構資金管理平臺“信也魔方”;一站式人工智能模型服務、助力金融科技行業集成創新的“信也9?模型管理平臺”;提升微服務治理能力的平臺“信也Radar微服務框架”;易監控、易維護的輕量級消息系統“信也PMQ消息系統”等。在本次合作伙伴大會上,信也科技將自身科技投入與成果盡情展現。
信也科技作為金融科技行業的探索者,未來也將通過不斷創新,攜手更多合作伙伴為更多用戶提供更加數字化、智能化的服務,共同助力開放格局下行業共贏新生態。
“十四五規劃”開局 助力建設中國特色國際金融生態圈
2021年是“十四五”規劃的開局之年,站在歷史的新起點,以數字化升級發展金融科技,以金融科技加快實體經濟的數字化,助力建設中國特色國際金融生態圈,是所有金融機構與金融科技企業共同的目標。
經過2020年的新冠疫情,國內多個產業進行數字化升級的必要性凸顯,金融科技成為了助力產業實現數字轉型的重要助推力量。在過去一年間,國內商業銀行與金融科技企業紛紛推出了針對實體經濟、小微企業復蘇發展的金融服務,將技術應用于增強金融普惠性,有效助力了我國疫后經濟復蘇,走出了一條中國特色經濟金融發展之路。
信也科技在財報中顯示,其2020年度已成功服務約22萬小微企業主,為小微企業主與金融機構之間促成借款金額約37億。2021年,這一金額預計將達到200億左右,很好地體現了信也科技持續響應國家支持實體經濟、扶持小微企業的號召。
金融科技企業與金融機構之間日益緊密的合作,已成為行業發展的必然之選。同時,面對全球化競爭的開放化與常態化,構建中國特色國際金融生態圈更需要金融科技企業與金融機構的共同努力。
信也科技創始人、總裁李鐵錚表示:“聚焦下一階段以科技建設金融產業、加快產業數字化,要堅持以服務國家戰略、服務新發展格局、服務實體經濟為目標,不斷提升能力建設。信也BaaS服務的誕生正是這一發展規劃的新開始。未來我們將加強與多方金融機構合作,共同推進服務金融、科技金融、生態金融等高質量發展的金融生態圈,努力成為建設中國特色國際金融生態圈的鏈接器?!?/span>
李鐵錚表示,當下多個產業已走在數字化轉型的道路中,信也科技將堅持科技創新、深耕科技賦能,加速助力持牌金融機構數字化升級的步伐,讓更多合作伙伴、持牌金融機構與我們一起在“信未來”的同時共建“新業態”。
“信也科技,助力金融數字升級”閃亮浦江兩岸
浦西第一高樓白玉蘭廣場
上海地標建筑上海中心
陸家嘴地標建筑中國金融信息中心
本文來源:陸家嘴金融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