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rong id="mqpx7"><pre id="mqpx7"><menu id="mqpx7"></menu></pre></strong>
<progress id="mqpx7"></progress>
  • <rp id="mqpx7"></rp>
    <th id="mqpx7"></th>

  • <dd id="mqpx7"></dd>
  • <rp id="mqpx7"><object id="mqpx7"><blockquote id="mqpx7"></blockquote></object></rp>

    服務貿易高質量發展怎么走?三組關鍵詞曝光“路線圖”---陸家嘴金融網

    服務貿易高質量發展怎么走?三組關鍵詞曝光“路線圖”

    彭揚 歐陽劍環 昝秀麗    中國證券報   2020-10-15 14:54:39
      

    服務貿易高質量發展怎么走?三組關鍵詞曝光“路線圖”

    新華社北京9月9日電(中國證券報記者彭揚 歐陽劍環)在2020年中國國際服務貿易交易會上,強化金融支持實體經濟、營造一流營商環境、大力促進新科技發展成為專家熱議的話題。業內人士表示,這將有利于進一步推進中國經濟高質量發展。
    創新金融支持實體經濟方式
    面對新冠肺炎疫情沖擊和復雜嚴峻的國內外形勢,監管部門全力做好“六穩”“六?!惫ぷ?,創新金融支持實體經濟方式,金融支持穩企業保就業政策成效明顯。未來,支持實體經濟復工復產還需金融活水精準滴灌。
    銀保監會副主席周亮表示,要降低企業融資成本,探索應急貸款和應急融資機制,推動金融系統今年向各類企業合理讓利1.5萬億元。引導金融機構回歸本源、專注主業,積極支持國家重大戰略、重點領域和重大項目,主動對接先進制造業和戰略性新興產業金融需求,支持外貿外資企業發展。強化民營和小微企業金融服務,落實好盡職免責,完善敢貸、愿貸、能貸的長效機制。加大金融扶貧力度,支持鄉村振興戰略,優化三農金融服務。
    中國人民銀行營業管理部黨委書記、主任楊偉中表示,為做好金融支持穩企業保就業工作,北京金融部門和政府相關部門在政策上狠抓落實,金融援企政策工具精準直達,積極推進生產生活秩序全面恢復,暢通首都經濟金融良性循環。在機制上協同聯動,各方金融配套支持同向發力,全力以赴推進金融支持穩企業保就業工作落實,形成金融、產業、財稅、就業等政策協同聯動的格局。
    金融科技推動金融開放
    在服貿會展區,智能化元素無處不在,諸多創新型高科技企業攜在線問診機器人、智能垃圾分類裝置、無人配送車等亮相,吸引許多參觀者駐足,也展現了新技術對產業和生活帶來的改變。
    在金融領域,各金融機構競相發力金融科技提升服務質量和效率。例如,建設銀行依托數字化金融工具,為外貿外資企業提供跨境撮合、數字會展、大數據融資等服務,支持外貿新業態和國際貨運發展,幫助企業應對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工商銀行搭建了首個基于多式聯運“一單制”的跨境貿易區塊鏈平臺,利用區塊鏈技術實現物流、銀行、企業等多方數據共享和互信互認,全流程監控跨境貿易。
    “金融科技發展推動金融開放,金融業應在服務貿易領域深耕,培育中國金融服務貿易國際競爭優勢?!北本┦械胤浇鹑诒O督管理局局長霍學文表示,金融業將是科技驅動的金融產業,充分發揮金融科技在跨境金融服務中的作用,可促進全球金融市場互聯互通。
    持續優化營商環境
    中國國際貿易促進委員會副會長張慎峰表示,促進服務貿易國際合作要不斷優化營商環境,不斷提升服務貿易自由化、便利化水平。近年來,中國與一些國家和地區簽署了一系列自由貿易協定,大大提升了貿易投資自由化、便利化整體水平,為服務貿易領域國際合作營造了良好環境。
    張慎峰表示,下一步,既要大力推動企業提高自貿協定使用率,讓優惠政策發揮更大促進作用,還要促進各國貿易政策溝通,引導推動服務貿易規則和標準的制定,完善全球經濟治理。
    商務部副部長王炳南表示,商務部將持續優化服務領域營商環境,推進自貿試驗區服務業擴大開放綜合試點等開放平臺建設,加快推進探索服務業擴大開放的制度創新舉措,在北京等地全面深化服務貿易創新發展試點,加快建設數字、文化、中醫藥等特色服務出口基地,深入探索適應服務貿易創新發展的制度環境,持續推進服務領域放管服改革,創造更加公平、開放、更有吸引力的投資環境。

    作者:彭揚 歐陽劍環

    本文來源:新華社


    周末重磅!一行兩會一局齊發聲,金融領域改革開放釋放重要信號

    9月6日,北京市副市長殷勇、中國人民銀行副行長陳雨露、中國銀保監會副主席周亮、中國證監會副主席方星海、國家外匯管理局副局長鄭薇等多位監管人士齊聚2020中國國際金融年度論壇,就金融領域改革開放釋放重磅信號,干貨都在這里!


    方星海:長期困擾我國股市的

    “牛短熊長”正在消失






    1、對外開放有力促進了資本市場運行質量的提升,價值投資理念更加鞏固,投資行為更加理性,市場估值更加合理,長期困擾我國股市的所謂“牛短熊長”也就是脈沖式的市場正在消失,更加理性的市場為IPO常態化發行和投資者保護提供了基礎。

     

    2、通過對外開放引入境外資金進入我國股票市場還有很大的潛力。

     

    3、在中美雙方監管部門加強溝通的背景下,中國企業赴美上市的步伐沒有停止。

     

    4、持續完善對外開放產品體系,進一步擴大滬深股通的投資范圍和標的,拓寬ETF互聯互通,便利境外機構配置股票ETF以及人民幣債券資產,持續加大商品期貨市場開放力度,擴大特定品種范圍。及時創造條件為境外機構投資者投資我國股票和債券市場提供良好的風險管理工具。 

     

    5、繼續推進資本市場制度性對外開放。推動修訂后的QFII、RQFII制度規則盡快發布實施,持續完善和深化境內外市場互聯互通機制,提升國際資金的投資便利性,增強國際投資者對中國資本市場的投資意愿和信心,進一步暢通國內國際兩個市場要素資源自由有序流動,形成優勢互補,促進良好的循環局面

     

    6、不斷提高證券期貨業雙向開放的水平。繼續落實好放寬證券基金期貨行業外資股比限制政策,鼓勵境外優質證券基金期貨金融機構來華展業,支持境內經營機構走出去,促進資本市場生態改善。

     

    7、積極參與國際金融治理,及時防范和化解跨境資本市場風險。加強與境外資本市場監管機構的溝通和政策協調,強化跨境上市公司審計監管合作,嚴厲打擊財務造假行為,共同維護各國投資者合法權益,不斷提高自身監管水平,健全跨境資本監測和風險預警機制,做好輸入性風險防范應對,不斷提高開放環境下資本市場運行的活力和韌性。






    陳雨露:金融業準入的負面清單

    已經正式清零






    1、在今年發布的外商投資準入特別管理措施負面清單之中,金融業準入的負面清單已經正式清零。目前上述措施已經初見成效,更多的外資和外資機構正在有序地進入我國金融市場,呈現百花齊放的新格局。


    2、目前人民銀行正在積極的構建監管科技應用框架,健全監管的基本規則體系,努力為金融科技的發展營造更好的環境,推動金融服務業的現代化變革。


    3、目前人民幣已是全球第五大支付貨幣和官方外匯儲備貨幣,全球70多家央行已將人民幣納入官方儲備,同時人民幣金融資產的國際吸引力也越來越強,截止到7月末境外機構和個人持有境內人民幣金融資產余額已經增加到7.74萬億,同比增長37%。


    4、近期,黨中央提出要構建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這對金融高質量發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金融業要服務好新發展格局,就是要繼續貫徹落實好新發展理念,加強宏觀政策協調,完善與建設現代中央銀行制度相適應的貨幣政策框架和基礎貨幣投放機制,探索構建矩陣式管理的宏觀審慎政策框架,逐步擴大宏觀審慎政策的覆蓋范圍,堅定不移地推動金融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健全具有高度適應性、競爭力、普惠性的現代金融體系,建設更高水平的開放型金融新體制,推動金融業邁向以準入前全國民待遇加負面清單為基礎的制度性系統性開放,為雙循環新發展格局的重點領域和重點環節提供高水平的金融支持。






    周亮:提高開放條件下

    金融監管和治理能力






    1、探索應急貸款和應急融資機制,推動金融系統今年向各類企業合理讓利1.5萬億元。


    2、完善銀行保險機構公司治理,嚴格規范股東股權管理,建立有效的激勵約束機制,壓實三個責任,即壓實金融機構、地方政府、金融管理部門的責任,穩妥地處置高風險中小金融機構。


    3、嚴格遵循房住不炒定位,規范房地產貸款業務,防止房地產市場過度金融化,同時要落實資管新規要求,防止影子銀行反彈。


    4、把發展直接融資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大力發展養老保險第三支柱,有序引導理財、保險資金等各類中長期資金進入資本市場。


    5、近兩年來,銀保監會共批準外資銀行和外資保險公司來華設立各類機構近一百家,這說明外資金融機構和國際社會對中國經濟金融發展充滿信心。


    6、銀保監會將繼續秉持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的原則,落實內外一致、公開透明的政策環境,進一步落實落細已出臺的開放措施。引進更多專業化、有特色的外資金融機構來華展業。


    7、積極參與國際金融治理體系改革,加強國際金融合作,提高開放條件下金融監管和治理能力,確保國家金融安全。






    鄭薇:提升跨境貿易投資

    自由化、便利化水平






    1、面對當前風險挑戰明顯上升的復雜局面,外匯管理部門持續深化改革開放,不斷完善管理框架,穩步擴大金融市場雙向開放和互聯互通,穩妥有序推動資本項目可兌換,持續優化外匯領域營商環境,保障合法資金進得來、出得去,金融和外匯服務直達實體經濟,便利普惠小微企業,金融支持作用日益凸顯。


    2、國際收支保持基本平衡。經常賬戶總體呈現順差,繼續處于合理均衡區間,國際收支平衡表的初步數據顯示,2020年上半年我國經常賬戶順差是859億美元;外匯儲備規模穩中有升,上半年我國外匯儲備規模為3.1萬億美元,較年初增長了44億美元;同時人民幣匯率彈性不斷增強并保持韌性,發揮了調節國際收支的自動穩定器作用。


    3、近年來國際服務貿易快速發展,對我國國際收支經常賬戶的影響也日益顯著,成為促進我國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推動力。2019年,我國服務貿易收支規模達到7499億美元,在全球經濟體中居第二位,收支逆差有所回落。


    4、當前全球政治經濟的不確定因素依然很多,國際金融市場的波動也加劇,但是我國經濟穩中向好和長期向好的基本趨勢沒有改變,外匯領域的改革開放將堅定不移、持續推進。外匯管理部門將持續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提高服務實體經濟的能力,提升跨境貿易投資自由化、便利化的水平。






    殷勇:繼續深化新三板改革 

    發展好私募股權二級市場






    1、深入開展金融科技監管沙箱試點,利用冬奧會等場景,在數字貨幣等前沿領域先行先試,力爭取得引領性突破。


    2、不斷完善金融市場體系,繼續深化新三板改革,提升市場功能,努力打造服務中小企業的主陣地,支持原始自主創新的大平臺。要發展好私募股權二級市場,設立私募股權轉讓平臺和基金,要增強債券發行的中心功能,支持建設相關金融市場基礎設施。


    3、推動更高水平開放合作,加大宣傳推介和招商引資力度,吸引優質國內外金融機構和金融資源來京發展。


    4、支持合資理財公司等機構,外資證券期貨基金、保險等機構在京發展。支持在京外資機構參與股票、債券、外匯、基金等交易,參與北京QDLP跨境人民幣貿易投資便利化等改革試點。






    作者:彭揚 歐陽劍環 昝秀麗

    本文來源:中國證券報


    返回首頁  

    聯系我們


    關于我們
    友情鏈接
    Copyright ©2013- 2017 CFIC. All Rights Reserved. CopyRight @ 2013-2017 陸家嘴金融網 版權所有 滬ICP備16028734號-1
    Japanese老熟老熟女|亚洲aV一级a片|亚洲无码福利影院|天天干天天久天天上天天久天天干天
    <strong id="mqpx7"><pre id="mqpx7"><menu id="mqpx7"></menu></pre></strong>
    <progress id="mqpx7"></progress>
  • <rp id="mqpx7"></rp>
    <th id="mqpx7"></th>

  • <dd id="mqpx7"></dd>
  • <rp id="mqpx7"><object id="mqpx7"><blockquote id="mqpx7"></blockquote></object></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