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清算所董事長謝眾出席2019年博鰲亞洲論壇并在“債務的‘度’”分論壇發言
3月29日,上海清算所董事長謝眾應邀出席2019年博鰲亞洲論壇,并在“債務的‘度’”分論壇發言。
謝眾董事長認為,關于一國杠桿率和負債水平,國內外都有深入討論,比較一致的看法是并不存在一個絕對的數值。從債務可持續性的角度看,債務的可持續性越強,對債務的容忍度也就越高。中國債券市場是一個規范、透明、開放、有活力、有韌性的資本市場,在提升債務可持續性方面,有突出優勢,可以發揮更大作用。
謝眾董事長指出,首先,債券融資相比銀行貸款的成本節約效果明顯。據統計,銀行間債券市場的非金融企業債務融資工具為實體企業節約成本超過5500億元。目前實體企業債券融資在社會融資規模中占比只有10%,還有很大增長空間。其次,債券市場可以通過使用衍生品提高流動性。去年,中國人民銀行推出民營企業債券融資支持工具,第三方創設信用風險緩釋憑證、在民營企業債券發行環節進行增信,投資者對民企債券的接受度高了,市場流動性也就活躍了。中國的利率匯率信用衍生品雖然已有一定規模,但與國際市場比還有相當距離。再次,中央對手清算機制的成本節約作用值得高度重視。通過合格中央對手方對原雙邊交易對手的合約替代,市場參與者可以在風險資本計提上享受優惠政策。經初步測算,上海清算所現有中央對手清算業務,按照相關監管政策,為商業銀行節約的風險資本約在千億規模。最后,債券市場在提高便利度上持續推進創新。例如,到期違約債券流通轉讓機制能夠為現有投資者提供退出渠道,有利于債券違約后的規范化市場化處置。又如,“債券通”對互聯互通機制進行了成功探索,對于跨境領域互聯互通進一步拓展及境內市場深化互聯互通都有借鑒意義。
“債務的‘度’”分論壇邀請的討論嘉賓還有:瑞士合眾集團合伙人、獨立董事、前國際金融協會理事長查爾斯.達拉雷,中國進出口銀行董事長胡曉煉,日本銀行前副行長中曾宏,Plymouth Rock創始人、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美國商品期貨交易委員會前主席詹姆斯.斯通,國家外匯管理局副局長宣昌能,清華大學國家金融研究院院長、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前副總裁朱民。美國全國廣播公司財經頻道主持人宋馬丁主持了分論壇的討論。
博鰲亞洲論壇是由25個亞洲國家和澳大利亞發起的非官方、非營利性、定期、定址的國際組織,為政府、企業及專家學者等提供一個共商經濟、社會、環境及其他相關問題的高層對話平臺。本年度博鰲亞洲論壇從3月26日至3月29日,主題為“共同命運 共同行動 共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