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托業2017年度社會責任報告出爐:深度支持實體經濟成亮點
由中國信托業協會組織編制的《中國信托業2017年度社會責任報告》(以下簡稱《報告》)于9月28日正式發布?!秷蟾妗窂狞h建責任、經濟責任、民生責任、受托責任、公益責任、環境責任、法律責任、人本責任、責任管理九個方面集中展現了信托業2017年度履行社會責任的成果。
《報告》顯示,截至2017年底,信托業共68家信托公司,分布在國內28個省、自治區或直轄市,信托資產總規模26.25萬億元。
信托資金來源持續向多樣化和均衡化發展,單一類資金信托占比45.73%,同比下降4.34%;集合類資金占比為37.74%,同比上升1.46%;管理財產類信托占比16.53%,同比上升2.88%。融資類信托規模4.43萬億元,占比16.87%;投資類信托規模6.17萬億元,占比23.51%;事務管理類信托規模15.65萬億元,占比59.62%。
工商企業依然是信托資金投向的主要部門,占比27.84%,其后依次是金融機構占比18.76%、基礎產業占比14.49%、證券投資占比14.15%、房地產業占比10.42%。
2017年,信托業經營業績小幅提升。全行業實現經營收入1190.69億元,同比增長6.67%;全行業信托業務收入805.16億元,同比增長7.41%;全年實際繳納國家稅款249.55億元。
值得關注的是,深度支持實體經濟發展成為信托業2017年工作亮點。2017年,信托業以服務實體經濟為根本宗旨,不斷加大服務實體經濟的廣度和深度?!秷蟾妗凤@示,2017年投入實體經濟領域的信托規模達14.70萬億元,占比高達67.09%,覆蓋了實體經濟各個領域,在響應國家重大戰略、大力支持戰略新興產業、服務三農和發展鄉村振興、促進區域協調發展、滿足中小微企業需求等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
此外,在服務人民美好生活、助力脫貧攻堅、促進公益慈善和支持綠色發展方面,信托業也做出了相應貢獻。
《報告》顯示,2017年,信托業持續創新信托產品服務,不斷提升財富管理水平,全年為信托投資者分配信托收益6831.36億元。
2017年,信托業利用自身專業優勢,創新開展扶貧慈善信托,精準發力推進定點幫扶,努力探索扶貧長效機制,廣泛動員社會資源,多方面助力脫貧攻堅的深入推進。
此外,《慈善法》和《慈善信托管理辦法》實施以來,慈善信托發展顯著,全年備案設立45單慈善信托,總規模6.95億元。
綠色發展方面,截至2017年底,信托業存續綠色信托項目564個,資金規模1693.19億元,涵蓋了藍天計劃、污水管網工程、河道整治、新能源汽車、生物能源等業務類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