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金融信息中心分析師認為:股市方面,雖然短期市場不確定因素依舊較多,市場風險偏好難以顯著提升,反彈或將一波三折,但市場經過持續調整后,調整空間已經有限。
中國金融信息中心分析師認為:股市方面,雖然短期市場不確定因素依舊較多,市場風險偏好難以顯著提升,反彈或將一波三折,但市場經過持續調整后,調整空間已經有限。本次調整之后,市場將再迎布局良機,中長期行情仍然較為樂觀;政策面暖風依然不斷,宏觀經濟持續復蘇也為行情提供了基本面支撐,金融市場有效凈化和制度完善后,A股市場未來的慢牛行情值得期待。債市方面,本周市場對監管進一步升級的預期有所降溫,對債市有一定積極影響,本周期債弱勢反彈。隨著監管細則的落地,市場悲觀預期將有所改善,但鑒于金融去杠桿的大背景和央行短期流動性依然保持緊平衡,預計改善幅度亦有限。外匯方面,由于國內經濟基本面好轉,加之有較強的資金跨境流動管理措施,人民幣匯率有望繼續得到支撐。受季節性因素拖累,美國一季度實際GDP年化季率初值增長0.7%,創下2014年一季度以來最低,但投資者認為經濟放緩只是暫時的。與此同時,市場也注意到美國的經濟潛在健康水平依舊穩固。原油方面,俄羅斯在4月份基本兌現了協議所要求其履行的責任,對于油價止跌企穩起到了定海神針的作用。在最新公布的大宗商品市場展望報告中,世界銀行世界銀行對油價未來走勢總體保持樂觀,即國際油價年內均值將運行在55美元/桶左右。不過,世行也認為,油價不太可能在上破60美元/桶后進一步大幅上行,美國頁巖油產業將限制油價的潛在上行動能。
1.滬深兩市成交情況(16℃)
本周五(4月28日),截至收盤,滬指報3154.66點,漲0.08%,成交1832億元;深成指報10234.65,漲0.05%,成交2333億元;創業板指報1850.73點,漲0.42%,成交631.5億元。
本周五兩市開盤下跌,之后震蕩上行,創業板在周四跌回到1月中旬位置后獲得了明顯支撐且持續底部放量。滬指及創指分別縮量站上5日線、10日線。滬指已連續三周縮量下跌,本月跌幅達2.11%。前期逆勢走強的白酒、家電等消費類藍籌股今天開始補跌,格力電器、貴州茅臺等龍頭紛紛迎來高位調整。
從盤面上看,廣東自貿區、京津冀一體化、雄安新區、河北、鋼鐵、摘帽等板塊漲幅居前,白酒、飲料、馬云概念、醫藥商業、醫改、家電等板塊跌幅居前。
消息面,在新一輪全國性的“史上最嚴”樓市調控政策倒逼下,投機性的熱錢流動正呈現出新的變化。一方面,樓市調控政策將限購與限售相結合,部分熱錢在相當長一段時間內被“鎖”在樓市難以變現;另一方面,在樓市呈現出相對弱勢的投資價值后,不排除熱錢重新涌入股市、大宗商品市場。樓市和股市向來是熱錢熱衷的兩個大盤。未來預期投資收益難顯暴利,有著追逐利益本性的熱錢“轉戰”股市逐漸成為大概率事件。
據媒體報道,“十三五”期間,京津冀三地機場將重點打造世界級機場群,河北省將投資400億元完善省內機場網絡,還將建設30個以上通用機場。河北機場集團將積極實施航空大眾化和北京門戶機場“兩大戰略”,走差異化發展道路,大力開發低成本、航空旅游等特定市場,助力京津冀世界級機場群建設。
業內表示,京津冀協同發展為國家戰略,雄安新區的設立,標志著京津冀協同發展邁出了具有歷史意義的關鍵一步。雄安新區建設將成為打造京津冀機場群的一個新的有力支撐點。河北省建設30個以上通用機場,總數將位居全國前列,成為全國通用機場大省,為相關產業鏈提供巨大機會。
政策層面上,新股審核正在悄然加速。進入4月份,在原來每周兩次的審核節奏上,證監會發審委的工作時間增加至每周三次,一周審核企業數在13-15家左右,在審核速度加快的同時,被否企業數也在增加,企業過會率降至新低。從被否的18家案例來看,業績下滑、關聯交易、獨立性缺失、持續盈利能力存疑、規范運作等成為IPO被否的幾大主因。值得注意的是,上交所發行上市中心執行經理顧斌公開表示,根據一季度發行速度測算,2017年將延續去年11月與12月的高速發行節奏。預計2017年全年核發IPO數量達500家,全年IPO融資額達3000億。
近期關于雄安新區的消息刺激較為頻繁,致使資金相繼挖掘雄安概念的補漲股,雄安地熱板塊成為本階段較為強勢的分支領域。雄安新區和一帶一路作為政策受益的題材,中線炒作仍將會持續。指數當前并無大跌風險,建議投資者重個股,輕指數,低吸政策受益板塊的小盤補漲股參與獲利。
整體來看,經過4月行情的持續殺跌,未來五月行情需要等待。不利的因素是隨著去杠桿繼續推進,這種影響可能持續發酵,市場需要時間消化。未來行情的重建,市場人氣的聚集,資金信心的恢復同樣需要時間;積極的因素是前期市場挖出的黃金坑以及3100點的強技術支撐,或許能為5月的市場帶來播種的機會。災后重建會帶來結構性機會,新周期下改革+低估值成長股將有機可乘,大盤在震蕩中間歇性走強值得期待。
資金方面,本周五截止收盤,滬指報3154.66點,漲0.08%,成交1832億元;深成指報10234.65,漲0.05%,成交2333億元;創業板指報1850.73點,漲0.42%,成交631.5億元。
繼前期的連續下挫后,市場本周終于企穩反彈,滬指本周一再下挫1.37%后,周二、周三、周四、周五連續反彈,走出四連陽行情,深指和創業板指軌跡也類似,一陰四陽,觸底反彈。資金層面看,根據統計數據,我們看到,大單資金大幅流入金融板塊,其中中國平安股本周大單凈流入逾10億,而河鋼股份、河北宣工等雄安新區概念股呈現大單資金回流現象。
從板塊看,兩市24個版塊僅金融服務板塊本周大單資金呈現凈流入,凈流入金額為48.41億元。另外23個板塊均呈現大單凈流出,餐飲旅游、黑色金屬、紡織服裝、采掘、綜合等5個板塊凈流出最少,周大單凈流出分別為2.77億元、2.98億元、4.01億元、4.53億元、5.69億元;建筑材料、房地產、機械設備、公用事業、家用電器等5個板塊凈流出最多,周大單凈流出分別為84.21億元、64.04億元、44.23億元、35.35億元、35.18億元。
從個股資金來看,本周兩市大單凈流入超過億元的個股有36只,其中,本周大單凈流入最多的個股是中國平安、農業銀行、河鋼股份、創業環保、中國太保等5只個股,周大單凈流入分別為10.55億元、7.22億元、6.51億元、5.14億元、5.08億元。
個股資金流出方面,兩市出現134只個股資金流出過億,其中,本周大單凈流出最多的個股是金隅股份、中國建筑、格力電器、冀東水泥、華夏幸福等5只個股,周大單凈流出分別為19.61億元、19.12億元、18.89億元、17.21億元、11.77億元。
兩融余額方面,4月24日滬深兩市融資融券余額為9174.26億元,較前一個交易日下降了54.87億元。其中,融券余額為43.61億元,較前一個交易日增加了3.09億元;融資余額為9127.56億元,較前一個交易日下降了57.96億元。當日融資買入額降至300億元左右,融資償還額依舊維持在400億元附近,償還壓力依然較大。
從ETF來看,4月18日以來華安黃金ETF的融資凈買入額居首,達到6.98億元,顯著高于其他ETF,融資客避險情緒依然較高。與之相比,華泰柏瑞滬深300ETF的融資凈償還額居首,達到1.13億元。易方達恒生H股ETF、華夏上證50ETF和嘉實滬深300ETF的融資凈償還額超過1000萬元。
從行業板塊來看,4月18日以來28個申萬一級行業板塊中僅有銀行股實現融資凈買入,金額也只有8.18億元。休閑服務、農林牧漁、輕工制造的融資凈償還額相對較小,分別為5246.97萬元、3.54億元和3.70億元。這三大板塊也具有明顯的防御屬性。非銀金融板塊的融資凈償還額居首,超過20億元,達到21.25億元。建筑裝飾、有色金屬、計算機、化工、交通運輸、房地產和醫藥生物板塊的融資凈償還額超過10億元。市場殺跌時悲觀預期濃厚,券商股受到的波及也最大。
從個股來看,4月18日以來944只兩融標的中僅有187只股票實現融資凈買入,占比僅為20%,興業銀行的融資凈買入額居首,達到5.49億元,顯著高于其他個股。華夏幸福、冀東水泥、金隅股份、首創股份和創業環保的融資凈買入額均超過1億元,這5只股票均為雄安概念的龍頭股。29只股票的融資凈買入額超過5000萬元。51只股票的融資凈買入額超過3000萬元。
在出現融資凈償還的757只股票中,中國建筑的融資凈償還額居首,達到5.88億元,顯著高于其他個股。中國平安、格力電器、多氟多等15只股票融資凈償還額超2億元,51只股票的融資凈償還額超過1億元,158只股票的融資凈償還額超過5000萬元。
2.債市成交情況(20℃)
債券方面,周五(4月28日),國債期貨寬幅震蕩。五年期主力合約TF1706收報98.305元,周跌幅0.13%;十年期主力合約T1706收報95.910,周漲幅0.06%。國債現貨價格本周下跌,5年期國債CTD券(170007)收益率升至3.33%,較上周五上升4個基點;10年期國債CTD券(170004)收益率持平于3.46%,較上周五無變化。整體看,本周國債價格先跌后漲,5年期國債期貨升水小幅擴大,10年期國債期貨小幅升水。在上周銀監會出臺多項監管措施后,本周并無新的監管舉措出臺。市場對監管進一步升級的預期有所降溫,對債市有一定積極影響。
國際方面,周一,法國大選提振市場風險偏好,國債期貨市場周一均呈現了不同程度的下跌。
國內監管方面,周二隨著監管層從嚴監管對債市的影響慢慢弱化,同時央行高度重視防控金融風險,并加強金融監管協調表明了維護市場穩定的立場。國債期貨市場從周二開始逐漸反彈,基本上回到了上周未受沖擊前的水平。不過,市場的上漲仍十分謹慎。本周期債雖有反彈,但僅僅是弱勢反彈,還達不到做多的級別。市場還擔心月末流動性等不利因素,因此,目前的期債做多情緒并不十分亢奮。
流動性方面,央行本周在公開市場操作凈投放700億元,整體流動性依然緊平衡。短期流動性依然保持緊平衡,10年期國債收益率維持窄幅震蕩格局。
綜合來看,隨著監管細則的落地,市場悲觀預期將有所改善,加上二季度經濟通脹大概率回落,債券市場或出現修復,但鑒于金融去杠桿和央行中性的政策姿態,預計改善幅度亦有限。
3.外匯市場(16℃)
外匯方面,周五(4月28日),在岸人民幣兌美元16:30收盤價報6.8973,較上一交易日跌51個基點,本周累計下跌135個基點。人民幣兌美元中間價報6.8931,調貶35個基點,本周以來已連續四日調貶,累計調貶258點。不過整體基調仍保持穩定態勢。
人民幣匯率在經歷了去年的下滑以后,在2017年第一季度進入了一個平靜期。從國內看,經濟逐步企穩,以及國內貨幣政策轉向穩健中性,支持了人民幣匯率穩定。同時,有關部門跨境資本流動監管政策的及時調整,也有利于人民幣匯率穩定。從國際看,美元匯率回調,香港離岸人民幣反彈且境內外人民幣匯率重新出現倒掛,一定程度上帶動了外匯回流境內。在這種內外部背景下,人民幣匯率改變了去年下半年一路下滑的態勢,今年一季度不僅沒有破七,反而升值了1個多百分點。
美元方面, 周五(4月28日)美國商務部公布數據顯示,美國一季度實際GDP年化季率初值增長0.7%,創下2014年一季度以來最低,預期增長1%,前值增長2.1%。分項數據顯示,美國經濟增速放緩主要源于消費者支出減速。消費支出僅增0.3%,為逾7年來最差增速,從而抵消了住房和石油鉆探帶動的投資回升。針對消費支出下挫,有分析師認為,部分原因是天氣異常暖和,導致電費供暖費下滑。實際上一季度疲軟的GDP增速可能并非是經濟健康與否的真實圖景。當前,勞動力市場接近充分就業,消費者信心指數逼近多年高位,這或表明,主要由天氣引發的消費者支出急劇下滑可能只是暫時的。
經濟增速創三年新低,美元指數反而短線走高,最高曾升至99.08;美元/日元則上沖至111.66,歐元、英鎊等非美則削減早前的漲幅,且美聯儲6月升息概率回升:美國聯邦基金利率期貨暗示,6月加息概率升至73.0%(數據公布前為69.7%);此外,聯邦基金利率期貨還暗示7月加息概率升至75.6%(數據公布前為72.0%);9月加息概率升至86.4%(數據公布前為84.3%);11月加息概率升至86.6%(數據公布前為84.7%),12月加息概率升至90.1%(數據公布前為88.6%)。
盡管美國一季度實際GDP年化季率初值僅錄得0.7%,創下三年來最低水平,但投資者認為經濟放緩只是暫時的。與此同時,市場也注意到美國的經濟潛在健康水平依舊穩固。
綜合來看,由于國內經濟基本面好轉,加之有較強的資金跨境流動管理措施,人民幣匯率有望繼續得到支撐。
4.國際原油市場(8℃)
原油方面,本周,兩大原油期貨價格呈現出幅度近2美元的震蕩盤整,美國原油和布倫特原油分別在48美元/桶和51美元/桶大關上方附近止跌。作為參與OPEC發起的集體減產行動的最大非OPEC產油國,俄羅斯在4月份基本兌現了協議所要求其履行的責任,對于油價止跌企穩起到了定海神針的作用。
俄羅斯能源部長諾瓦克宣稱,該國已經基本實現日均減產30萬桶的目標,幾乎充分履行了減產協議所賦予的責任。他在接受國內的衛星新聞網采訪時稱:“截止本周四,俄羅斯原油產量較年初水平減少了29.8萬桶/日?!監PEC和包括俄羅斯在內的其他產油國原本承諾,在今年上半年減產近180萬桶/日。但OPEC面臨把減產行動延長至2017年底的壓力,以應對其他地區的供應增長。沙特能源部長法力赫稱,OPEC產油國對全球減產協議的執行率為100%,非OPEC產油國為85%,4月俄羅斯對石油減產做出了很好的貢獻。
在最新公布的大宗商品市場展望報告中,世界銀行維持一季度時候的預期,即國際油價年內均值將運行在55美元/桶左右。世界銀行對油價未來走勢總體保持樂觀,并預期OPEC引領的集體減產行動將在二季度收到效果,供求平衡將明顯收緊。另一方面,由于面臨頻仍的戰火襲擾,OPEC兩大產油國——利比亞和尼日利亞得到豁免,未參與到集體減產協議中來,兩國原油生產時不時中斷,也已經、并將繼續成為國際油價上揚的推手。在此基礎上,世行進一步預期,2018年國際原油均價將攀升到60美元/桶,廣大中東產油國樂見油價盡早回升到該水平。不過,世行也認為,油價不太可能在上破60美元/桶后進一步大幅上行,美國頁巖油產業將限制油價的潛在上行動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