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rong id="mqpx7"><pre id="mqpx7"><menu id="mqpx7"></menu></pre></strong>
<progress id="mqpx7"></progress>
  • <rp id="mqpx7"></rp>
    <th id="mqpx7"></th>

  • <dd id="mqpx7"></dd>
  • <rp id="mqpx7"><object id="mqpx7"><blockquote id="mqpx7"></blockquote></object></rp>

    何建華:中國股市要不忘初心,維護好散戶投資情緒---陸家嘴金融網

    何建華:中國股市要不忘初心,維護好散戶投資情緒

    何建華    陸家嘴金融網綜合   2017-02-20 11:41:27
    股市 散戶 投資   

    中國股市與西方尤其是美國股市相比較,一個明顯區別是,A股是以中小投資者為主體的“散戶市”。

    中國股市與西方尤其是美國股市相比較,一個明顯區別是,A股是以中小投資者為主體的“散戶市”。據中登公司一份數據顯示,丁酉雞年辭舊迎新期間,A股持倉投資者數量近20個月首次跌破5000萬,表明在“財富效應”下跑步進場的散戶情緒低落、信心不足,呈現出退場趨勢。

    這一現象不得不令人深思:為中國股市做出巨大貢獻的散戶“傷不起”,缺乏公眾信任、失去群眾基礎、投資熱情不旺,怎么能使股市“病?!毙蒺B生息成為可持續向好的健康牛呢?我們還是要不忘發展資本市場的初心,切實維護好散戶投資情緒。

    回顧中國股市30年的歷程,據我在報告文學《上海:股票沖擊波》中記載,當時,在生息著1264.6萬人口的上海,組成“股東”這個群體的只有3.5萬人,僅占0.27%比例。然而,這個特殊“小眾”是社會主義中國第一批私有投資者,單從這個意義上說,在當時社會背景下足以令局外人睜大發亮雙眼,用疑惑、猜測、羨慕與嫉妒等各種復雜情感窺視他們。


    ▲搶購股票

    事實上,當時的“股東”作為第一批吃螃蟹的弄潮兒,他們的投資情緒感性真實、樸素自然。我曾采訪記錄下當時飛樂股份青年工人高蘊照成為公司“最大股東”家族算賬會的場景——燥熱氣流涌進小小房間,流瀉燈光仿佛日掛中天灼人陽光,呼呼飛旋的吊扇驅趕不了悶熱。房間里擠滿男人,他們是同一血緣家族中執掌財政大權的決策人,全然不顧豆大汗珠爬滿全身,一個勁地爭論著:“我看買股票比存銀行劃算,100塊錢存銀行一年,可得利息七塊二;購買金融債券,一年可得利息九塊;買股票,每年一般可分股息、紅利十三到十五塊,比存銀行多一倍?!薄百I股票不如存銀行方便,萬一要用錢拿不出來怎么辦?”“公司經營不善,萬一虧損、倒閉怎么辦?”

    沉默。若有所思。激烈爭論。爭來辯去,又回到原先主題上,思維流程最后匯聚到一點:合算!“我買10股!”“我買20股!”“我錢不多,買5股吧!”一支鉛筆,一張白紙,“沙沙沙”作最簡單加法乘法運算:160股,計1.6萬人民幣。


    “聽說你是公司里最大的股東?”

    “哪里,”聽了我的問話,小高苦笑了一下,“其實我只買了2股,其余都是為親屬代買的?!彼琴|樸臉龐上又現出勞動者的坦誠笑意。

    像小高一樣,當時上海3.5萬名持股人中約70%的股東只持有1-2股,這支持股人大軍復雜而微妙的心態成為當時社會關注的一個深沉的謎。


    ▲1986年9月,中國工商銀行上海信托投資公司靜安分公司開辦代理股票買賣業務。開業第一天代理賣出飛樂音響公司和延中實業公司發行的股票一千多股。圖為靜安分公司股票柜臺正在辦理代理股票買賣業務

    我曾接觸訪談百余位股東,考察并記錄下他們面對“為什么買股票”這一問號的各不相同動因,主要體現在:一是應支持國家搞改革開放,支援經濟建設,買股票是具體途徑之一,相信國家提倡發股票不會坑害老百姓,風險再大也不會大到損害投資者利益;二是企業搞股份制提倡職工參股,買股票可以重新思考自己與企業的利益關系,買不買是質的區別,買多買少是量的變化;三是買一股兩股也是股東,以前在廠里信奉“我干活,你付錢”,只是在領工資時才感覺自己是廠里人,現在不一樣,有一種“主人翁”意識在覺醒;四是股票這玩意兒西方人玩得很轉,解放前舊上海也有股票市場,現在股票重回上海灘,也要參與體驗一把,可以學習如何投資理財;五是物價漲得快,買股票股息加紅利比存銀行高,多少可以沖抵物價上漲壓力;六是只要大氣候允許就要干點事,掙錢買股票是喚起生活熱情的最大動力,也許可以發點財實現“老板夢”,等等。

    時間是一把銼刀。歷經30年股海人欲,這些為中國股市打地基、鋪石子的第一批散戶,也許已經看不懂也難以理解當下的股市亂象——

    股票本意是將民間閑散資金集中起來搞生產,然后給投資者分紅且紅利高于銀行存款,現在視乎變成了籌碼,股市由大眾投資市場異化為釋放人性私欲的賭場,彌漫著“貪婪與恐懼”的博弈氣息,成為散戶喜怒哀樂、恩怨情仇、欲哭無淚、身心俱疲的“傷心地”。

    股市生態系統里滋生形成了新的種群,這類種群用資本綁架權力、“圍獵”官員,形成新的權貴資本養肥自己。這些“金融大鱷”呼風喚雨、興風作浪,張開血盆大口,大魚吃小魚、小魚吃蝦米,快魚吃慢魚、大魚吃大魚,將作為弱勢群體的散戶置于被宰割的“韭菜地”。

    一些上市公司價值觀異化,將股市看作“圈錢市”,采用混改、定增、再融資、新股發行等途徑募集資金,不是將資金轉變成擴大再生產的資本,而是“脫實向虛”,用股民的錢大玩“錢生錢”游戲,在股市“虛火”上澆油、在股市傷口上撒鹽,同時借機減持套現,使股市成為大股東或高管的“提款機”。


    ▲股市亂象

    凡此種種,中國股市“財富效應”不能得以體現,尤其是“絞肉機”現象造成約七成以上散戶虧損。廣大散戶被“扒皮吸血”,不能實現“財產性收入”夢想,使他們流著傷心的淚、割著資金的肉、忍著難忘的痛,選擇離開市場甚至永遠退出“金融游戲”,靠勞動體悟踏實獲得感,也許不是一件不好的事。然而,這對中國股市來說不啻是一種挫敗,因為投資信心受損,令作為市場基本力量的散戶流失,群眾基礎不牢無疑會將股市置于不溫不火、難以蓬勃發展的困境。

    中國人勤勞斂財,普通老百姓對投資理財秉持著親力親為的文化傳統,中國股市在相當長時間內難以改變“散戶市”基本特征。沒有中小投資者即散戶的廣泛參與,就不可能有中國股市的健康可持續發展。欲求中國股市成為“健康?!?,關鍵在于要上下同欲,構建資本市場良好生態環境,其中應有之義是采取有效措施,切實維護好廣大中小投資者即散戶的投資情緒和財富效應。

    (作者為上海社會科學院副院長、研究員)


    返回首頁  

    網友評論


    聯系我們


    關于我們
    友情鏈接
    Copyright ©2013- 2017 CFIC. All Rights Reserved. CopyRight @ 2013-2017 陸家嘴金融網 版權所有 滬ICP備16028734號-1
    Japanese老熟老熟女|亚洲aV一级a片|亚洲无码福利影院|天天干天天久天天上天天久天天干天
    <strong id="mqpx7"><pre id="mqpx7"><menu id="mqpx7"></menu></pre></strong>
    <progress id="mqpx7"></progress>
  • <rp id="mqpx7"></rp>
    <th id="mqpx7"></th>

  • <dd id="mqpx7"></dd>
  • <rp id="mqpx7"><object id="mqpx7"><blockquote id="mqpx7"></blockquote></object></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