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日晚,“陸家嘴金融法治講壇”第六講在中國金融信息中心舉行,主題為“公證為金融發展保駕護航”。
(講壇現場)
11月1日晚,“陸家嘴金融法治講壇”第六講在中國金融信息中心舉行,主題為“公證為金融發展保駕護航”?;顒佑芍袊嗣胥y行上??偛?、上海市司法局、上海市人民政府法制辦公室、上海市金融服務辦公室指導,上海市浦東新區司法局、上海市浦東新區法宣辦、上海市浦東新區金融服務局、上海陸家嘴金融城發展局、中國金融信息中心共同主辦,上海陸家嘴金融貿易區管理委員會綜合黨委、總工會協辦。智合法律新媒體、陸家嘴金融網對本次講壇進行了全程直播。
上海市司法局副局長王協,浦東新區司法局黨組書記、局長李寶令,中國金融信息中心總經理葉國標,上海市司法局公證管理處處長王瓊,上海市高級人民法院執行局副局長吳耀君,上海市東方公證處代理主任王興和,浦東新區公證處代理主任陳道友,華瑞銀行行長朱韜,中山證券首席經濟學家李國旺等嘉賓出席活動?;顒佑善謻|新區法宣辦副主任、司法局副局長黃愛武主持。
浦東新區司法局黨組書記、局長李寶令
浦東新區司法局黨組書記、局長李寶令致辭時講到,陸家嘴金融法治講壇今年6月7日啟動。通過對金融行業監管與消費者權益保護、金融犯罪與金融審判、金融資產管理與法律服務、互聯網金融等專題的深入探討,講壇吸引了社會各界的目光,逐漸成為金融從業人員學習法律知識、提升法律素養的一個重要場所,也成為法律從業人員學習金融知識,了解金融產業風向以及金融法治專家和學者論道的重要載體。
他表示,今后,“陸家嘴金融法治講壇”將以“七五”普法工作為依托,以陸家嘴法治文化建設為支點,著力把“陸家嘴金融法治講壇”打造成為浦東金融法治文化建設的新品牌,成為浦東推進加強法治建設的新名片。同時,將不斷強化服務金融中心建設的大局意識,在配合建立完善的金融監管體制、打造高效的金融糾紛解決機制、提供高質量的金融法律服務以及營造濃郁的金融法治文化氛圍等方面,為浦東乃至上海的金融法治建設貢獻自己的力量。
中國金融信息中心總經理葉國標
中國金融信息中心總經理葉國標在致辭時表示,陸家嘴金融法治講壇已辦到第六講,每一講的主題都很新穎,都很重要,演講嘉賓很有份量,講得也很專業,引起了業內外的廣泛關注和好評。
上海正在加緊建設國際金融中心,到2020年將初步建成與國家經濟實力和人民幣國際地位相匹配的國際金融中心城市。上?,F有中外法人金融機構1500多家,是國內要素市場最齊全、金融輻射能力和服務功能最強大的金融中心城市。除了硬實力,金融中心城市建設需要軟實力,需要包括律師、公證、會計等在內的中介服務體系,這是衡量金融中心城市的重要指標。
新華社和道瓊斯合作,每年發布新華·道瓊斯國際金融中心發展指數報告。法治環境是國際金融中心城市建設的重要軟實力。在央行上??偛?、上海市司法局、上海市法制辦和上海市金融辦指導下,中國金融信息中心攜手浦東新區司法局、浦東新區金融局、陸家嘴金融城發展局等聯合主辦陸家嘴金融法治講壇,旨在為金融界和法律界搭建了一個交流合作平臺,促進上海國際金融中心建設和陸家嘴金融城建設。
中國金融信息中心是新華社直屬機構,是新華社和上海市人民政府戰略合作的重大成果。我們要服務于新華社打造國際一流新型世界性通訊社的戰略目標,要服務于上海國際金融中心建設的國家戰略,打造一個開放、服務、分享、共贏的多功能、國際化平臺。我們要努力做好四件事:第一要做好總社黨組要求我們做的事,第二要做好上海市委市政府希望我們做的事,第三要做好金融市場、資本市場需要我們做的事,第四要做好我們自身的功能定位和資源稟賦能夠做的事?!八募隆睂嶋H就是“一件事”,即做好服務——主動服務,熱情服務,專業服務,高端服務。
主持人:浦東新區法宣辦副主任、司法局副局長黃愛武
圓桌嘉賓從左至右依次為:上海市司法局公證管理處處長王瓊,上海市高級人民法院執行局副局長吳耀君,浦東新區公證處代理主任陳道友,中山證券首席經濟學家李國旺,上海市東方公證處代理主任王興和,華瑞銀行行長朱韜,浦東新區法宣辦副主任、司法局副局長黃愛武。
致辭環節結束后,進入圓桌論壇環節,上海市東方公證處代理主任王興和、上海浦東新區公證處代理主任陳道友、上海市司法局公證管理處處長王瓊、中山證券首席經濟學家李國旺、華瑞銀行行長朱韜、上海市高級人民法院執行局副局長吳耀君圍繞“公正為金融發展保駕護航”主題,分別從不同角度發表演講并展開討論。(以下發言精粹按照發言順序)
上海市東方公證處代理主任王興和
上海市東方公證處代理主任王興和表示,公證工作圍繞經濟發展和社會穩定這兩個核心。公證一開始是預防糾紛,減少訴訟,最高人民法院在6月份出臺了關于多元化糾紛調整的意見,這個是引導公證向后端參與調解,發揮公證在多元化糾紛當中的作用做了一些延伸。在對金融服務方面,公證的發展要覆蓋銀行、信托、資管、基金、小額貸款公司等各個領域,以及覆蓋金融機構所需的從前端到后端的全流程服務。
從公證的效率來說,有兩個核心方面,首先,公證機構是第三方的中立機構,是對民商事的法律事實行為做一個客觀的證明,這體現了公證的證明力。第二,只要附有強制執行文書的公證處,可以用到法院去申請強制執行,這體現了公證的執行力。
講到公證如何服務金融機構,王興和表示,首先,公證員要積極和社會機構進行溝通,更好地對接金融機構的服務。第二,不斷地拓展金融服務的領域,從銀行貸款業務,現在逐步延伸到所有的非銀行的金融機構的業務,包括信托、保險、融資租賃等。第三,公證機構一定要延伸服務,給金融機構提供更多的服務增值點。東方公證處最近成立了一個業務保障部,為金融機構提供發生糾紛以后延伸的服務,包括資金的監管,強制執行后續的待辦,文書的送達等等,這些都能夠讓公證更好地服務金融機構。
浦東新區公證處代理主任陳道友
浦東新區公證處代理主任陳道友介紹,浦東公證處立足于浦東,服務浦東新區政府和居民群眾的公證需求。浦東公證處是浦東新區司法局下屬事業單位,可以辦理全上海市范圍內各類公證業務。目前浦東公證處出具的公證書在全世界一百多個國家使用。近些年來,公證辦證量逐年增長,2011年浦東公證處辦證量為25000件,到2015年已經發展到5萬件,公證服務需求不斷增長。
陳道友表示,近年來,根據司法部和市局便民、利民的指示要求,積極采取措施為居民群眾和浦東的企業提供便捷高效的公證服務,科學布點,方便居民群眾和企業就近辦理公證。浦東公證處建立了網站和微信公眾號,可以通過網上預約,網上咨詢,網上申辦公證,網上查詢進度,也開通微信和支付寶支付,探索“互聯網+”公證業務。接下來要加強宣傳,相信不遠的未來網上辦證量會有大幅度的增加。
他表示,在服務企業和服務金融機構這方面,浦東公證處最近正在采取一些積極的措施,讓企業、公司,包括律師事務所對公證的性質、作用以及如何運用公證手段維護自身的合法權益有更多的了解。比如,浦東公證處已和陸家嘴股份有限公司簽訂了戰略協議,接下來還會同更多的金融機構簽訂戰略合作協議。今年9月份,浦東公證處設立了兩個部,一個是金融商事部,一個是業務創新部,這兩個部配有機動力量,可以隨時為簽訂戰略協議的企業和金融機構辦理公證。浦東公證處將立足浦東,服務于浦東的金融機構,服務好浦東的大企業,一步一個腳印,為上海國際金融中心的建設貢獻浦東公證的一份力量。
華瑞銀行行長朱韜
華瑞銀行行長朱韜表示,金融和法治天然就是密不可分的,市場經濟本身就是法治經濟,而金融又是現代市場經濟的核心。所以在金融領域里面,法治和經濟的結合是非常密切。公證對民事法律行為,或者有法律意義的事實,或者文書相關的真實性和合法性進行證明,促進整個社會的法治效率帶來極大的幫助作用。所以商業銀行有相當一段長的時間都引入公證制度,尤其是帶有強制公證效力的公證,可以為銀行大大的降低發生民事糾紛,發生金融交易違約以后司法訴訟成本,提高效率。事實上,華瑞銀行能經營良好一方面得益于政府領導、監管部門的關心,也得益于整個上海的市場土壤,更加得益于上海的市場經濟和法治經濟的環境。
在新金融、新技術的大環境下,新的司法實踐如何跟上?朱韜表示,在互聯網金融糾紛中,主要矛盾集中在電子契約糾紛上。在移動互聯網端,風險揭示義務和風險充分知曉之間形成了矛盾。民事交易中真實性出現問題,由此合法性也存在問題。更進一步,未來大數據資產產權糾紛將成為互聯網法治領域一個新課題。
最后朱韜表示,“公證”是我們在新技術、新金融的大環境變化趨勢當中的一個點,這個點就是保障法治精神的一個著力點,而法治精神的本質就是公平公正。未來,好的社會,好的金融,好的服務,最終都依賴于這樣好的法治背景——人與人之間平等公正這樣的法治精神將在全社會逐步樹立。
中山證券首席經濟學家李國旺
中山證券首席經濟學家李國旺是從國學的角度來闡述公證的重要性。他表示,因為人的本性是善惡矛盾體,道德是人性善良的最高點,法律是人性惡的最低點。為了防止人性的惡超過法律邊界,所以在法治制度等上層建筑基礎上延伸出與利益相關方的經濟基礎相結合的公證。
李國旺進一步表示,我們的法律、法規、公司章程,都是為了確保我們的利益相關方在利益沖突時有基本的解決方案。無論從國學的角度,還是從行為金融學的角度來講,由于人性是追求離苦得樂的,逐利行為如果沒有法規限制,就會放縱人性惡的膨脹。公證為金融發展保駕護航,就是借用司法等公權力限制人性逐利惡性膨脹;如果人性逐利超過法律邊界,任由惡的本性不限制住,很多事情會爆炸的。100多年來,金融危機周期爆發,就是人性逐利之癲狂的表現。
李國旺認為,公證應當是對利益相關方逐利過程成為利益糾紛的預防針,是防止利益相關方法律沖突的減振器,是促進經濟、社會特別是金融發展的催化劑。公證是以國家的公權力為背景,為利益相關方作出公平、公正的一個背書,它必須要達到三個標準:第一個標準,是否提高了我們經濟或者金融發展的效率。第二個標準,是否提高利益相關方的效用,通過公證利益相關方滿意度提高。第三個標準,是否提高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為此,真正的公證對利益相關方之公證,需要掌握四個支點:真實、準確、及時、完整,否則公證效果或打折,或由公證轉向訴訟。
上海市司法局公證管理處處長王瓊
上海市司法局公證管理處處長王瓊介紹,上?,F在有21家公證機構,全市每年公證的辦證量大概在60萬件左右,上海律師和公證目前是法律服務業的兩支核心力量。上海目前正在建設“五個中心”,因此地方法規和條例也要與之相匹配。作為法治宣傳的主管機關,宣傳建設金融中心的條例也是司法局職責之一。另外,也要求司法局發揮法律服務隊伍的作用,保障經濟,保障金融的安全。
王瓊表示,拓展金融公證,首先要貼近銀行,要開發金融公證法律服務產品;其次要搭建平臺,組建金融公證團隊;隨后,要加強人才建設,真正拓展金融公證法律服務需要大批既懂經濟又懂法律的專業人才。
隨后,王瓊介紹了最近司法部和中國公證協會為推動金融公證法律服務所做的若干舉措。首先,要圍繞規范金融機構的合規管理,做好簽約環節的審查確認工作。第二,要針對金融債權安全,做好擔保主體、擔保條款,擔保措施的審核核查工作。第三,要立足減少不良債權,確實做好強制文書的執行工作。第四,為促進金融機構的轉型發展,做好各類新型金融合同的公證。第五,公證要與有關部門密切配合,為非政府監管下的非金融機構積極提供服務。第六,迅速化解金融合同糾紛,做好調解和保全證據公證。第七,依法履行登記職責,做好延伸服務,這個是《擔保法》當中對公證機構承擔登記職責的明確規定。第八,要做好金融公證數據的收集和整理工作,并逐步實現與金融機構的數據共享。
上海市高級人民法院執行局副局長吳耀君
上海市高級人民法院執行局副局長吳耀君表示,隨著法治環境越來越好,大家對公證的認識也越來越深刻,通過公證直接強制執行的案子、通過公證直接訴訟的案子也非常多。五年之間,全市的強制執行公證,涉及執行申請數的比重增加,說明公證和法院的關系,特別是強制執行越來越受到很多客戶的歡迎。
吳耀君講到,近幾年,金融行業一些新型金融項目發展得特別快,公證文書到法院來申請執行的也比較多。新型金融合同最為顯著的特征是,它的交易模式和交易結構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原來舊的一些金融合同主要是資金供給方和資金需求方雙方簽訂一個借款合同,而新興合同主體、權利實現比較復雜。同時,新型金融合同中的交易模式、交易結構相對新穎。
從法院審判實踐來說,在審理新型金融合同的同時要注意幾點:第一,合同公證的過程中給付內容的種類非常復雜,造成了債務人對債權人所負的多項給付任務環環相扣,層層遞進。如果有很多行為的執行,或者互相之間權利的執行,肯定會對法律申請公證執行帶來很多不利。第二,給付內容在判斷上具有不確定性。即便公證處做出判斷,并簽發公證文書,發生爭議時也很難說清債權債務關系。第三,合同內容違反法律強制性的規定,新型金融合同可能涉及到信托、保險等多個金融領域,相對復雜,會帶來執行難問題。
現場觀眾提問
在圓桌發言后,六位嘉賓與現場觀眾進行了問答互動。嘉賓就三位觀眾所提出的法院對執行證書的建議、法院對涉及保密協議合同的判定、公證信息未來的大數據化等問題進行詳盡解答。
上海市司法局副局長王協
最后,上海市司法局副局長王協對本次講壇作總結發言。他表示,公證行業在我們國家歷史悠久,上海從29名公證員發展到今天426名,原來的公證處從1家發展到現在的21家,公證文書所送達的國家將近200個。公證行業的快速發展彰顯了整個上海發展的縮影,也反映出老百姓不斷增長的法律需求。
對于公證如何為金融發展保駕護航,王協表示,金融的發展是上海的命脈,居于四個中心的首位。金融的衍生品這么多,如何防范風險、如何發揮公證的作用是一個重要命題。公證,是在沒有任何糾紛的前提下,用法律的形式,用國家賦予的公權力作出的具有公益性質的證明文書,具有重要的預防作用。隨著金融中心建設的不斷推進,公證行業還有很多的路可以走,是一個擁有美好未來的朝陽行業。同時,在解決探索法院案多人少方面,公證行業也大有可為。他衷心希望,公證行業能夠切實在防范化解法律風險、保障交易安全、預防和減少訴訟等方面發揮獨特的優勢和功能,成為社會多元治理中重要的法律保障機制。
(攝影/圖片編輯:趙竟皓 ;編輯:趙竟皓、郭玉;責任編輯:夏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