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0日,首屆中國智能終端生態高峰論壇在上海浦西洲際酒店隆重舉行。上?,F代服務業聯合會會長周禹鵬,中國智慧城市論壇副主席、工信部政策法規司原司長郭福華等領導專家出席本次活動。
5月10日,首屆中國智能終端生態高峰論壇在上海浦西洲際酒店隆重舉行。上?,F代服務業聯合會會長周禹鵬,中國智慧城市論壇副主席、工信部政策法規司原司長郭福華,國家智慧城市專家委員會戰略專家宋俊德,上海市經信委于成以及來自中國移動、中國電信、中國聯通、阿里巴巴、華為、樂視、聯想、金立、諾基亞、大疆無人機、中郵通信、迪信通、天音通信、思科、愛立信、惠普、神州數碼、天奧信息、畢普科技、智博寶通、東軟集團、蝸牛云計算、浙大網新、上海光大、中國電子科技集團、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上海華東電信研究院、中國工業設計研究院、上海交通大學、電子科技大學、哈爾濱工程大學、北京郵電大學等339家單位的500多位資深人士出席了本次活動。
周禹鵬在致辭中表示,制造業是國民經濟的主體,是科技創新的主戰場,是立國之本、興國之器、強國之基。經過改革開放這些年的發展,我國已成為世界公認的制造大國。但中國制造,只有發展成“中國智造”,我國才能真正跨入世界先進國家的行列。當前,全球制造業發展格局和我國經濟發展環境發生重大變化,要求我們必須緊緊抓住當前難得的戰略機遇,突出創新驅動,優化政策環境,發揮制度優勢,實現中國制造向中國創造轉變,中國速度向中國質量轉變,中國產品向中國品牌轉變。為此,國家制定實施了《中國制造2025》發展綱領,這一綱領把智能制造列為提升我國制造業整體競爭力的五大重大工程之首,由此可見,大力推進和發展智能制造是何等的重要。
周禹鵬指出,我國擁有全球規模最大、增長速度最快的智能產業市場,智能家居、智能穿戴、智能汽車、智能裝備等都是市場潛力巨大的新興行業。我國企業在商業模式和產品應用上的創新已讓世人矚目,但在技術創新、大師級人才方面依然是塊短板。,這次論壇,我國智能終端生態鏈上的企業家、研究專家齊聚一堂,共同探討行業發展、探討技術創新、探討融合發展,這對打造我國智能制造的良好生態圈,進而推動我國智能制造終端建設更好更快地發展,一定是大有益處的。
周禹鵬認為,智能產業是個不斷發展、不斷延伸的產業鏈。這個鏈條究竟有多長,恐怕目前誰也很難講清楚。但我們基本可以判斷的是,這個產業鏈將隨著科技的發展而不斷拓展和延伸。有人預測,其橫向將會由智能硬件等熱點領域向智能服務、智慧城市、智慧旅游、智能制造、智能生活拓展;其縱向將會從上游的研發設計、生產制造延伸到下游最終的消費者和用戶。此外,從產業鏈各環節的參與角色看,主要會囊括電商平臺、硬件集成商、第三方平臺、眾籌、創客、最終消費者等,彼此的協同效應也將隨著產業鏈不斷完善而增強。
論壇上,國家智慧城市專家委員會戰略專家宋俊德教授,愛立信(中國)商業咨詢部總經理袁道唯,中國人工智能學會基礎專業委員會常務委員陳志成博士,無錫矽鼎科技創始人、留美博士陳海雷,芯盾信息技術首席科學家龐潼川博士,北京畢普科技CEO、川川機器人開放實驗室創始合伙人曾令衛博士,阿里巴巴集團OS事業群資深總監胡曉東,迪信通董事局主席劉東海,蝸牛云CEO李嘉俊,中關村現代信息消費應用產業技術聯盟理事長項立剛,易起淘聯合創始人、CEO季軍等演講嘉賓從多個角度解讀了智能終端生態的研發制造、體驗營銷與投融資等內容。
與會專家一致認為,上海正在成為全球智能終端產業鏈思想理念、技術標準、產品開發、市場推廣、金融智慧的輸出和輸入的國際最領先城市之一。而社會文明、商業環境的提升,大數據、云計算、移動互聯網等應用,制造業、商貿業、交通業、金融業、醫療業、培訓業等領域的滲透,讓神州行智能終端體驗港有機會將體驗館、會議中心、電商平臺、創客、消費者等融為一體,線上線下協同,將極大的促成智能終端生態的健康和諧發展。
本次論壇還特別舉行了主題為“鳴笛遠航,演奏未來”的上海神州行智能終端體驗港啟動儀式。
本次活動由手機圈聯盟聯合感知中國物聯網商會、北京物聯網智能技術應用協會、深圳市物聯網智能技術應用協會主辦,上海市數字內容產業促進中心、北京四川企業商會信息產業分會、世界溫州人資源平臺等單位特邀協辦。